1、 工人被合法解雇的情況是什么?從法律意義上講,解雇工人是雇主和工人之間勞動合同的終止。根據現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終止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雙方協議終止。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雙方在不詢問終止原因的情況下達成協議,勞動合同就可以終止。
(II)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有三種類型:
1。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5)被勞動教養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法》第26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3)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因上述情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報酬。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天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1)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法律整頓的期間
(2)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用人單位依照上述條件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依法辭退員工時應注意什么
(一)試用期內不得隨意辭退員工
要正確辭退試用期內的員工,必須把握“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原則。用人單位必須首先證明公司是否具備“就業條件”,并證明員工不符合就業條件。雇主在試用期內解雇雇員,而不知道其雇傭條件是什么,或未能證明其雇傭條件,這是一種典型的錯誤做法。維權意識強的員工有權要求恢復勞動關系。此時,公司在管理上往往會陷入更尷尬的境地
(二)解雇有過錯的員工應有事實和制度依據
雇主不得解雇所有違紀員工。勞動法>規定,雇主只能解雇嚴重違紀的員工。因此,什么是嚴重違紀行為對雇主來說非常重要。單位應當在員工手冊或者規章制度中明確嚴重違紀的情況,注意保留嚴重違紀的事實依據。勞動者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也可以隨時解除其職務,但應當注意證據,尤其是證明什么是“重大損害”(最好有一個系統基礎,并在員工手冊或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重大損害的標準)。此外,如果員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勞動教養,單位也可以隨時解雇他。
III.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型號
號。
同志:
您從8月份開始在公司工作,您目前的職位是因為以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雙方協商一致
2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
3。該工人嚴重違反本單位的規章制度。嚴重失職或者徇私舞弊,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的
5。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的,或者經公司提出后拒不改正的
6。勞動者向公司提供的個人證明材料虛假的,或者以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違背真實意思迫使公司訂立或者續訂勞動合同的
7。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醫療期滿后,勞動者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
9。該工人不能勝任該工作,經培訓或工作調整后仍不稱職
10。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無法通過協商就變更達成一致
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請于日前到貴單位辦理辭職交接手續
特此通知
公司名稱(蓋章)
日期讀者如需法律幫助,歡迎到luba進行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