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補償以及補償金額與辭職或解雇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問題取決于原因。如果用人單位辭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11種情形,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有下列“十二種情形,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不需要支付。用人單位被辭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賠償金。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的,不需要支付賠償金。如果不提前通知,將作為代理支付一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條例》的規定,無勞動者過錯,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兩倍的經濟補償。根據《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法發[1995]309號)第53條,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計件工資等,獎金、津貼和補貼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的報酬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2。在實踐中,工人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已付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設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工作時依法應當領取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際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收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伙食費、租金等,經濟補償的計算應以勞動者的應付工資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和實發工資為基數
基本工資只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支付的工資并不能真正反映工人的工資水平。
例如,雇主不支付加班費和扣留工資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支付的工資低于工人的實際工資,這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
如果在提前解雇期間受到不當待遇,你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保護自己的權利,詳情請咨詢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老百姓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22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