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國待遇
最惠國待遇是最惠國待遇的英文縮寫,是國際經貿關系中常用的一種制度,也稱為“非歧視性待遇”。通常指締約國在貿易、航行、關稅、民事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對方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不低于目前或未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待遇。條約中規定這種待遇的條款被稱為“最惠國條款”
最惠國待遇是指雙邊貿易協定中的一項承諾,其中規定,如果一個締約方給予第三國某種優惠待遇,另一締約方將立即獲得同樣的優惠待遇。最惠國待遇可分為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和有條件最惠國待遇。前者是指一締約國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一切優惠,應無條件、無補償地自動適用于另一締約國。后者是指一締約國現在或將來給予第三國的優惠待遇,另一締約國必須提供同樣的補償才能享受。最惠國待遇涵蓋范圍廣泛,主要是進出口商品的關稅待遇。貿易協議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與進出口或過境貨物有關的關稅和其他稅費
2、與貨物進出口、過境、倉儲和船舶交換有關的相關海關規定、程序和費用
3。簽發進出口許可證。在《貿易和航行條約》中,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適用范圍更廣,包括締約國船舶和貨物進出和停泊時的各種稅費和程序。在特殊條件下,最惠國待遇源于自由貿易原則,即:,所有國家在世界市場上都享有平等和非歧視性的貿易機會。它被用作對付重商主義和保護關稅政策的手段。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它被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廣泛采用。后來,帝國主義國家往往利用自己簽署的最惠國條款,在殖民地及其附屬國享受各種特殊優惠,而殖民地及其附屬國由于處于從屬地位,實際上很難享受相應的優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局面,許多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實行單方面和普遍的關稅減免,即:,為實施一般優惠關稅制度,最惠國待遇原則有例外情況:
首先,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工業產品和半成品給予更多優惠和差別關稅待遇;在非關稅措施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優惠和差別待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優惠關稅;對最不發達國家的特殊優惠;第二,少數國家在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和邊境貿易下享有的待遇,以及在經濟一體化組織內享有的待遇,不得給予其他WTO成員。第三,一些成員為保護生命而采取的進出口措施,動物、植物和人的健康和安全,或出于某些特定目的,不受最惠國待遇的約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保險的作用
2021-03-17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房屋拆遷中的拆遷獎勵到底能不能要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