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制合營企業不具備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黑爾說:“在法律方面,不同之處在于它們喚起了調查的精神。各種法律之間的差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們不是絕對的……在法律上,事物并不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而有效的。相反,每個人都要求事物符合自己獨特的標準?!焙匣锲髽I是否為民事主體,取決于其是否具備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民事主體是指參與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項:(1)名義獨立;(2) 獨立意志;(3) 財產獨立性;(4) 獨立責任(I)合伙式合資企業的名稱不是獨立的。《民法通則》第三十三條規定:“個人合伙企業可以設立店名,依法經核準登記,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钡谒氖鍡l規定:“在民事訴訟中,注冊名稱的個人合伙,以依法核準的注冊名稱為當事人,合伙企業負責人為訴訟代理人。”《合伙法》第5條規定:“合伙企業的次要名稱中不得使用‘有限’或‘無限責任’字樣?!薄睹穹ㄍ▌t》和《人民通信意見解釋》中沒有對合伙式合營企業的“名稱”或“名稱”作出規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合營企業合同糾紛若干問題的批復》將合伙制合營企業和法人制合營企業合稱為“合營企業”,對“名稱”或“名稱”以及訴訟標的沒有規定。由于個人合伙和法人合伙在立法的不同章節中有規定,因此在適用法律時,關于合伙的規定不適用于合伙。合伙法沒有賦予其以獨立名義參與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資格(二)合伙制合營企業的意志不獨立與自然人和法人不同,合伙式合資企業可以形成自己的獨立意志。在自然人中,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和有限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相當于其智力和年齡的范圍內獨立表達其意愿。自然人合伙的意志表達是自然人直接形成的意志的統一表達,合伙的意志也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可以認為自然人組織的合伙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法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產物,是法律規定的“真正的人”。法人有獨立的表達意志的法人機構。法人機關在對外表達意志時,體現了法人的整體利益,其意志也具有獨立性。表面上看,合伙式合資企業的意志形成過程是由自然人合伙等法人機構直接完成的,但實質上,由于法人機構的成員實際上是自然人,這將帶來法人機構成員的地位與自然人地位之間的劃分問題。法人獨立意志的形成和自然人合伙企業獨立意志的形成成都是自然人自身獨立意志的一次性集中形成。合伙式合資企業的形成需要自然人意志向法人意志的轉化,即二次集中。因此,從理論上講,合伙企業很難形成自己的獨立意志。(三)合伙式合資企業的性質不是獨立的。從法人共同出資的客觀事實來看,《民法通則》沒有規定法人共同出資。1981年6月5日財政部發布的《關于處理經濟一體化中財務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組織一體化的各方可以用下列資金投資于合營企業:企業閑置的廠房、場地和設備;企業多余的材料和物資;企業更新改造剩余資金;根據1986年4月23日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境內合資企業若干財務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財務規定》),企業提取的企業資金、利潤留存資金或所得稅后利潤留存等,投資范圍為:現有固定資產和材料;企業剩余資金;利潤留存資金和稅后留存利潤;先進技術成果、商標權和專利權;地方政府持有的移動金融資源;國家規定可以投資于合營企業的其他資金。同時,規定下列項目不得用于共同投資:上繳國家稅收;國家指定用途的專項資金;耕地不得用作直接投資,但如果可以征用,則可以作為份額與征地補償費一起使用;國家規定不得投入的其他資金。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如果法人合資企業以其剩余或剩余資本范圍出資為主,如果出資形成另一個資本集團(符合法人條件),則實際上是《公司法》關于公司再投資的規定;如果出資不構成另一種資本集團(即合伙式合資企業或合作式合資企業),則每個法人合資企業都沒有獨立的財產。從《民法通則》規定的合伙財產的法律性質來看,《民法通則》第32條規定:“合伙人投資的財產,由合伙人統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經營中積累的財產,由合伙人共同所有。”合伙企業的財產來源分為兩部分:合伙人投資積累的財產和合伙企業經營積累的財產。理論界對合伙財產的法律性質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不確定性理論,合伙人的投資不能確定為共同所有權,被投資財產只有形成經營積累的財產才能確定為共同所有權;二是統一論,即性質不同的合伙財產的兩部分應當屬于合伙人。[12] 必須明確的是,合伙人共同擁有的合伙企業財產不是合伙企業自己的獨立財產?!昂匣锲髽I的財產并沒有完全與合伙企業的個人財產分離。確切地說,所謂的‘合伙企業財產’應該是經濟意義上的所有權。在法律上,合伙企業沒有自己的財產,但只能在經營過程中實際擁有這些財產。真正享有當事人最終所有權的合伙人所有權財產應當是合伙企業的最終人格承擔人,從這一角度來看,每個合伙人在繳納出資后不將其財產的所有權轉移給合伙企業,而只轉移占有權、使用權和處置權?!癧13]雖然本文作者想解釋合伙企業不像法人那樣擁有自己的絕對獨立財產,但具有相對獨立的財產和相對獨立的人格,但本文也可以解釋合伙式合資企業財產的非獨立性(四)合伙企業的責任不是獨立的,合伙企業對外責任的法律規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民法通則》第52條:“合營企業、企業事業單位不具備法人條件的,合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對其擁有或者管理的財產承擔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協議承擔連帶責任的,合營各方承擔連帶責任int和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合營企業合同糾紛若干問題的批復》第九條第(一)項第2款規定:“合營企業為合伙組織的,可以用合營企業的資產清償合營企業的債務。如果合資公司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合資各方應按照合資合同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及其擁有或管理的自有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債務承擔率和合資企業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損害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2021-01-19要約及其法律約束力是怎樣的
2021-01-14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