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2014年2月11日起在梅州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協議工資為3200元/月,平均工作時間為22.75天/月。截至2015年4月22日,劉因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被公司解聘。在此期間,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5年5月22日,公司只向劉支付了3000元的遣散費,劉覺得自己在科技公司工作很認真,很認真,無故被解雇,公司沒有履行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義務,他感到非常委屈,因此,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2015年6月3日,他向平原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在一年以上工作期間工資差額的兩倍和經濟補償金,2015年7月19日共計4萬余元,仲裁法院作出裁決,支持劉的賠償要求??萍脊?a href='http://www.bjxgfjob.com/qisu/1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起訴平原縣人民法院,因為它不接受仲裁裁決,要求裁決它不需要支付兩倍的工資,對劉的經濟補償和額外一個月的工資
平原法院認為,劉于2014年2月11日至2015年4月22日在該科技公司工作,平均月工作時間為22.75天,平均月工資為3430元。該科技公司未依法與劉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公司未與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存在一定過錯。根據法律規定,從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公司應向劉支付37595元的雙倍工資差額。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和第47條,公司解雇劉符合雇主應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的法律規定。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不足六個月支付半個月工資。劉在公司工作一年零兩個月,公司應向劉支付1.5個月的經濟補償金5145元。平原法院一審判決后,公司仍不服,向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經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公司同意一次性向劉支付3.5萬元,包括工資差額和經濟補償金,劉放棄追討剩余金額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判無期徒刑什么時候可以申請減刑嗎
2020-11-07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