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銷合同是否生效待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可撤銷合同不是生效待定的合同,可撤銷合同是指因重大誤解或者重大過失訂立的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委托人訂立的合同】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以委托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或者代理權終止,未經委托人批準,對委托人無效,行為人應當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委托人在一個月內予以批準。委托人未表示的,視為拒絕認可。合同成立前,善意相對人有權解除合同。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之一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在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在違背其真實意圖的情況下,通過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的危險,如果當事人要求變更合同,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重大誤解合同。在實踐中,重大誤解合同應當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對合同主要內容肯定存在重大誤解。如果只是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存在誤解,并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例如,在計算機銷售合同中,價格是其核心條款。如果由于賣方(買方)對價格的錯誤理解,賣方(買方)以遠低于(高于)市場價格的價格達成交易,則存在對合同主要條款的重大誤解。此時,它構成重大誤解合同,您可以向法院申請解除合同。誤解人因誤解而作出意思表示,即人們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買賣交易時,雙方僅產生誤解是不夠的,還應因誤解而采取相應行動,例如,店員將高端手機誤認為是低端商品,因此商店與買家之間達成的手機銷售合同可能是對合同的重大誤解。誤解是由于誤解人們自己的錯誤造成的,也就是說,人們的誤解不是由于另一方的錯誤行為,而是由于他們自己在買賣交易中的疏忽大意,對商品的錯誤理解應該是由他們自己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由交易的另一方引起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更好的詞叫做欺詐,例如,基于對計算機價格的誤解,買方以市場價格的數倍積極購買計算機,這被稱為誤解,店主隱瞞甚至誘使計算機價格,這是欺詐。雖然雙方都可以解除合同,但性質和后果完全不同,需要注意。誤解是誤解人的無意行為,不允許當事人以重大誤解為借口解除合同,這實際上是故意或重大過失。誤解的實質是含義不真實。坦率地說,這不是我的初衷。我從沒想過要那樣做。如果是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簽署銷售交易合同,則不能構成對合同的重大誤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可撤銷合同不是效力不確定的合同,可撤銷合同是由于重大誤解或重大過失而訂立的合同。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向lyba咨詢法律意見。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營業房拆遷時,評估的依據是什么
2021-03-19拆遷范圍是有哪一級政府劃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