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主體變更是指合同關系中的債權人或債務人發生變更的現象。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依照法律和合同履行義務;債務人有義務根據法律和合同履行某些行為。根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其全部或部分債權轉讓給第三人,債務人可以將其全部或部分債務轉讓給第三人。這樣,第三方可以取代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地位,或者加入合同關系,成為合同關系的主體。無論是更換債權人還是更換債務人,合同權利和義務均轉移給新的債權人或債務人。因此,合同主體的變更實際上是合同權利義務的轉移,分為合同權利義務的轉移,合同義務的轉讓和合同權利義務的一般轉讓合同變更條件(一)原合同關系的變更是指變更原合同關系,沒有原合同關系就沒有變更對象,因此,合同變更離不開原始合同關系。合同無效,且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合同關系;合同被解除,合同從一開始就失去法律約束力,不存在合同關系;權利人拒絕批準效力待定的合同,且仍不存在合同關系。在這些情況下,合同沒有變更的余地(二)合同內容的變更采用狹義的合同變更,不包括合同主體的變更,而僅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因此,合同內容的變更是合同變更的必要條件。(三)合同的變更必須符合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規定和法院的裁決。有時,合同是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根據形成權的表達而變更的。法律效力可以直接發生,法院裁決或當事人協議不是必要的程序。例如,債務人違約將履行合同的債務轉化為自然發生的損失賠償債務,但當事人可以協商損失賠償金額,也可以上訴法院判決。在中國法律中,有兩種合同變更需要由法院決定。一是意圖不真實的合同,如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無論其是否被撤銷或變更,都必須由法院決定;其次,應適用環境變化原則。無論合同終止還是合同變更,都必須由法院決定。合同的變更是基于形成權持有人的單方面意圖,例如,期權持有人行使變更合同的期權。此外,所有合同變更均應由雙方協商一致。如果沒有達成協議,合同變更的法律效力將不會發生(《合同法》第77條和第78條)(四)法律要求的合同變更方式,如果法律要求某種方式,則必須符合這一要求。根據情勢變更原則變更合同,變更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必須由法院裁定。當事人同意變更合同時,有時需要書面形式,有時不需要。債務人的違約和合同變更一般不需要具體方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的,從其規定。(合同法第77條第2款)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8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什么人可以獲得安置房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