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身份證是否導致合同無效
使用假身份證簽訂合同是一種合同欺詐行為。訂立合同有欺詐行為的,合同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者第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合法形式掩飾違法目的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三)無實際履約能力,通過先履行小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誘使對方繼續簽署和履行合同的,作為擔保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被涂改或者無效的;(4)收到貨物后逃逸、貨款,另一方的預付款或擔保財產(五)以其他方式騙取另一方的財產。無效合同的處理(一)財產返還應適用恢復原狀原則。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大部分已經履行,標的物符合行業標準或者約定的使用標準的,合同無效后的處理不再適用返還原則,應當折價返還。返還標的物造成明顯不公平的,應當視為未返還財產,應當賠償標的物的損失價值或者減價。標的物已經使用,不再能夠反映其原貌或者原值的,受害人可以在返還原物的基礎上賠償其他損失;或者,如果有過錯的一方繼續使用,則應采用返還(賠償)的方式來彌補受害方的經濟損失。
(II)主體資格喪失等無效合同應視為有效合同。如果因主體資格不合格導致合同無效,但合同已全部或部分履行,則應按照有效合同的原則處理無效合同。主要原因是主體資格的無效與合同履行后果的喪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用假身份證簽合同是合同欺詐。以欺詐行為簽訂合同無效。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魯巴。com進行咨詢,以及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