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用我的個人信息來做賬戶是違法的嗎?
這取決于是否屬于造假,是否應該得到員工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是做假賬的行為,應該承擔責任。
做假賬是違法犯罪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會計法、稅收征管法、刑法等都對會計造假作出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通知該單位,可以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中的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偷稅漏稅,是指納稅人擅自偽造、變造、隱匿、銷毀帳簿、會計憑證,或者在帳簿上虛報支出、漏報、少報收入的行為,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謊報稅款,或者不繳、少繳應納稅款的。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不繳、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并處不繳、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會計憑證,在帳簿上多報支出或者少報收入,不繳納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申報或者虛假申報,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偷稅數額在10%以上不滿30%,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經稅務機關兩次行政處罰后偷稅的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金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偷稅金額不足百分之五十的,并處偷稅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扣繳義務人不繳納或者少繳按照前款所列方式代扣代收的稅款,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根據對上述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結論,公司用員工信息進行會計核算必須視實際情況而定,但多數情況下是違法合法的,因為員工與公司本身關系不大,很可能涉及造假行為賬戶。如果您有任何相關的法律意見,可以致電律師事務所在線律師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