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原告匡某、被告謝某的丈夫黃×平向劉某購買了晉南居委會四組一塊土地,用于建房。房屋竣工后,2014年12月27日,原、被告雙方對房屋進行了結算和分配。原告匡某拿到房屋一、二樓立面和四樓,被告謝某拿到房屋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樓和十二樓作為保溫層。辦理產權證時,雙方應相互配合,共同出資繳納建安稅,雙方應繳納房屋自售部分的銷售稅。原告按規定支付了整棟房屋的土地審批、規劃、房地產、質監、行政處罰等“兩違”許可費共計239425.58元。后來,由于雙方在費用分擔比例上存在爭議,原告謝某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被告謝某承擔兩次違規許可費的一半。被告人謝某主張,應按分配住房面積的比例分配稅款,他不應承擔一半的稅款。法院判決建筑合同未約定稅費分配,被告應繳納一半稅費。
法院認為,因原告匡某與被告謝某合伙建造房屋,合伙前雙方未約定合伙費用,房屋竣工后,雙方結算合伙建造,并簽訂了房屋分配協議,因本案稅款不涉及房屋自售部分的銷售稅,故本案房屋的稅款應由原告和被告分別承擔。被告人謝某主張的登記費、服務費、測繪費、建安營業稅,應當按照被告人謝某共有的房屋面積計算。由于原告和被告在合伙建造房屋時對房屋的稅費沒有約定,且房屋分配協議中明確了建安稅應由雙方共同承擔,故該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即原告匡某繳納的合伙企業建設稅239425.58元,原告匡某負擔的合伙企業建設稅120188.79元,被告謝某負擔的合伙企業建設稅119236.79元。
律師說:合建房屋的稅費由誰承擔,如何分配比例。因此,這類責任也是法律咨詢的熱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合伙企業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用各自的財產清償。合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伙人償還合伙企業債務超過應當承擔數額的,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要求賠償。”如果是這樣的合作建房,原告和被告應當在合作建房合同中明確約定建房稅的分配,否則,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合同雙方應當平等地分配納稅責任,而不論房屋面積大小財產。
根據上述介紹,原則上按建筑稅總額的一人半繳納,或按協議繳納。相信您看完以上介紹后,對共建房屋的稅費由誰承擔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投保率
2021-02-16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