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新界定其含義,不包括清算重組、債務重組和非財務困難債務重組,限制債務重組具體標準的適用,僅限于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債權人作出讓步導致權益或損益發生變化的情況;二是在會計處理方面,債務重組的收入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并采用公允價值作為會計基礎,使稅務處理和會計處理趨于一致;在債務條件變更的重組中,采用現值法準確計量債務重組的收入和損失重組。由于債務重組方式不同,會計處理也不同,相應的稅收處理也不同。本文擬對此進行分類和闡述。以資抵債《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2003]第6號,以下簡稱令第6號)規定,債務人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抵債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稅收成本與支付的現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收入,并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稅收成本與支付的現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沖抵應納稅所得額收入。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應當將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現金資產轉讓和以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計量的債務清償兩種經濟業務所得稅處理方式,并確認與轉讓相關的收入或損失;債權人取得的非現金資產,按照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稅收成本,并計算在企業所得稅前可以抵扣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或商品銷售結轉成本。新準則第12號規定,債務人以資產清償債務取得的債務重組收益和非現金資產轉讓收益,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不再計入“資本公積”科目;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時,應當將其轉銷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出資產公允價值及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作為重組收益,以轉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代替轉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變更后的會計處理與以資抵債方式下的稅務處理一致,企業無需調整所得稅繳納。
例1:2005年12月,a公司向B公司銷售了一批原材料,含稅價格11.7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不含其他稅費),貨物已發出。雙方簽訂合同,約定B公司于2006年6月1日一次性付款。貨款到期時,B公司有財務困難。經雙方協商,B公司以其產品賬面價值8萬元、公允價值9萬元償還a企業債務。這批產品的成本價值是7萬元。2005年12月發生銷售時:
A公司:
借方:應收賬款117000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17000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80000
貸方:庫存商品80000
B公司:
借:原材料10萬元,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元,貸:應付帳款11.7萬元,納稅調整:a公司的銷售符合會計確認收入的原則,但根據稅法規定,企業賒銷貨物的,應納稅義務發生在合同約定的收款日。因此,a公司的銷售額不能在稅法中確認,相應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不能確認,銷售成本不能結轉。再到2005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減征2萬元(10-8萬元),相應的增值稅銷項稅額減征1.7萬元。合同到期時,由于2006年6月1日為合同規定的收款日,企業應當在合同到期日確認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結轉銷售成本。因此,2006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增加2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相應增加1.7萬元。在債務重組期間,債權公司a:
借款:庫存貨物90000件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15800件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益11700件
借款:應收賬款117000件
債務人公司B:
借款:應付賬款117000件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9萬元,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1.53萬元,非營業收入——債務重組收入1.17萬元,借方:主營業務成本7萬元,貸方:存貨7萬元將重組的賬面價值與因放棄債權而取得的債權人權益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并計入債務重組收益。債權人應當將該權益的公允價值確認為投資的稅成本。根據新準則第12號,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債權人因放棄該債務而享有的權益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應當將其享有的股份的公允價值確認為對債務人的投資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股份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重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采用計入當期損益的重組收益和公允價值,消除了原準則中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不一致性,雙方在債務重組時無需進行稅務調整。
例2:續例1:合同期滿后,B公司出現財務困難。假設根據雙方協議,B公司將以其新增的10000股普通股償還a公司的債務。B公司股票市價為9元/股,面值為4元/股(不含其他稅費)。
債務重組:
債權公司a:
貸款:長期股權投資公司B 90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27000
貸款:應收賬款117000
債務人公司B:
貸款:應付賬款117000
貸款:股份資本4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50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入27000
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第6號令修改債務重組的其他條件,債務人將重組債務的稅務成本減記至未來應支付的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當期債務重組收入;債權人將債權的稅務成本減記至未來應收款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應收款本次債務重組的損失。
新準則第12號的最大變化是現值的計算和損益的確認,即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定義為市場參考價或現金流量折現值。由于在通過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不存在可供參考的市場價值,因此公允價值通過折現確定。根據新準則第12號的規定,未來應支付金額現值與重組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重組收益,確認為當期損益。如果涉及或有支出,則應將其計入未來應付金額并貼現,以確定債務重組收入。重組后債務的賬面價值在實際發生時予以抵銷。未發生的,作為清償債務當期的債務重組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應當按照債務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未來應收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所涉及的或有收益,不計入重組后債務的賬面價值。顯然,這種方式在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上存在差異,雙方在重組時都需要進行稅務調整。
以上是相關知識的補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協議范本
2021-02-24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怎么寫
2020-12-29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出讓土地能建學校嗎
2021-03-13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雙方是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