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審計法》于2006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通過,2006年6月1日正式實施。完善審計監督機制,完善審計監督責任,強化審計監督手段,規范審計監督行為。時至今日,審計法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其一些規定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為進一步推動審計法的實施,完善我國審計監督體系,加強和規范審計工作,國務院及時修訂了《審計法實施條例》,彌補了現行法律法規的不足。與舊法相比,新修訂的《審計法實施條例》更加細化明確,可操作性更強。新實施條例有許多亮點值得期待,如擴大可公布審計結果的范圍,加強審計機關的監督;跟蹤審計資金,追查資金去向;對違反國家規定取得的資產增加“有價證券”,審計人員應當回避與被審計單位的經濟利益關系,建立審計監督制度;地方審計機關負責人的任免,應當征求上級審計機關的意見;審計機關查詢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決算,有保密義務;審計機關查封被審計單位資產的期限為7日內;審計組在提交審計報告前,應當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如果你對審計決定不滿意,你可以要求政府作出裁決。在裁定期間,審計決定的執行不會停止。
根據《審計法》,審計機關對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的預算執行、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審計監督。審計署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對中央預算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執行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并向國務院總理報告審計結果。根據新實施條例,審計機關負責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預算執行的具體組織工作,負責本級預算收入征收部門的預算收入征收工作,與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預算撥款直接有關的部門和單位的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下級人民政府的預算執行、決算和其他財政收支。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審計機關依法對其他取得財政資金的單位和項目驗收使用財政資金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率進行審計監督。根據新條例的規定,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機關實施審計監督作出的審計決定不服的,可以自審計決定送達之日起60日內,報審計機關同級人民政府裁定,并予以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決定為最終決定。審計機關應當在審計決定中告知被審計單位提請裁定的方式和期限。在裁定期間,審計決定不得中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執行:(一)審計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接受裁定的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三)被審計單位申請中止執行的,接受裁定的人民政府認為其請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債的擔保的方式有幾種,擔保責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3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