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法不保護哪些對象
1、違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
只能是違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不包括違反了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和部委規章在內。例如,宣傳色情、暴力、分裂國家等作品。
2、由《著作權法》明確排除的作品
(1)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這里的譯文是指官方正式譯文,而不是學者自己或者某個機構自己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的翻譯,因為這些譯文仍然受著作權的保護。
(2)時事新聞。
a、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電臺、電視臺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事實性的陳述)。
b、不包括個人創作因素在內的報道、評論(如評論員文章)、有關事實新聞的著作(如名為《新聞學》的教科書)。
c、廣播電視節目預告也應視為新聞消息。
d、時事新聞雖然不受著作權保護,但是報刊、電視臺等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仍應當注明出處。
(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已過保護期的作品
(1)超過保護期限的作品,便為社會所公有,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2)但作者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保護期限限制,將永久受到法律保護。
二、著作權法保護哪些對象
根據《著作權法》第3條的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四)美術、攝影作品;(五)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六)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七)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八)計算機軟件;(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著作權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
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著作權法保護。
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一般來說違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已經過了保護期的作品,這些就不在《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之內。除此之外,像時事新聞、國家的一些文件或者譯文、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這些,其實也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有哪些,不保護哪些對象?
著作權法概念是怎樣的
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有什么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