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名股東的轉讓協議在什么情況下無效?隱名股東是否會被認定為實際投資者,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隱名股東與顯明股東之間存在協議。雖然本協議對公司沒有約束力,但在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之間仍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對顯性股東進行約束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人民法院的規定,如果雙方不同意隱名股東為股東或承擔投資風險,且隱名股東不作為股東參與公司管理或實際享有股東權利,不確認雙方的隱名投資關系,但作為債權債務關系處理。(二)不實際參與公司的經營,在實踐中,有些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負責,而有些則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股東的權利。由于公司的法人性質,公司其他股東有權知道投資者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公司的經營活動,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公司和其他股東知道并認可隱名投資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法院將隱名股東是否真正參與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沒有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某些行業和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例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一些人采取匿名投資的形式參與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隱名股東向法院提起確認訴訟,法院將不予承認。無論是隱名股東還是顯性股東,都將承擔更大的風險。
2。隱名股東(實際投資者)是否有權轉讓其股權?
隱名股東,是指為逃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以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簿上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在《公司法解釋三》中,隱名股東稱為實際投資者,名義投資者稱為名義股東。
根據《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規定,名義股東以其名義處分其名下股權的,可以認定為無權處分。也就是說,隱名股東(實際投資者)是有權處分股權、有權轉讓股權的人。三。隱名投資者股權轉讓合同的有效性;受讓人具有股東身份的,應當按照以下情況處理:受讓人繼續匿名的,需要與明顯的股東建立新的合同關系;受讓人需要明顯的,它需要匿名股東成為顯性股東,然后完成轉讓。
如果明顯股東轉讓股權,則需要在保護實際投資者的財產權益和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之間做出選擇。張勝律師認為,這里的重點是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只要第三方沒有惡意轉讓股權,實際投資者的損失就應由大股東承擔。
4。隱名股東(實際投資者)轉讓股權應注意哪些問題?
(1)作為股權轉讓的讓與人,
作為股權轉讓的讓與人,如果部分股權(工商登記在冊的股權)實際屬于隱名股東,則轉讓人實際上無權處分隱名股東的股權,在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未取得隱名股東授權的,工商登記在冊的股權不能作為轉讓股權出售,否則,將埋下糾紛的種子。隱名股東不同意轉讓其自有股權的,轉讓人可以轉讓其真實出資形成的股權。
上述情況是轉讓方作為著名股東,與隱名股東存在明顯的代理持股關系。如果沒有,那就更麻煩了。比如,在企業重組改制過程中,出現了職工投資入股的情況。由于有限責任公司對股東人數的限制,為辦理工商登記,職工出資集中在少數人(記名股東)名下。這些人只知道自己的出資額加上職工出資的總股數,卻不知道哪些職工的股權是自己擁有的,也就是說,“只有錢,沒有人”。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找到足夠的員工進行投資,理清委托投資關系。只有在簽署相關法律文件(代理持股協議等)后,“干凈”的股權才能轉讓。(2) 作為受讓方,受讓方不是目標公司的股東。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工商登記中顯示的股東在善意第三人看來是可以信賴的。因此,在受讓方不是目標公司股東的情況下,無需考慮轉讓方背后是否有隱名股東(其實也很難查清),直接與明顯股東身份的轉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并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商業變更登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發生糾紛,也與受讓方無關,即轉讓方與隱名股東之間的糾紛。
B.受讓人和轉讓人都是目標公司的股東。
當受讓人和轉讓人都是標的公司的股東,且轉讓人背后有隱名股東時,受讓人能否對隱名股東進行工商登記備案,無法一概而論。
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隱名股東是標的公司的知名事物,如職工股的情況,則受讓人不能以工商登記對抗。許多人可能有這樣的認識:工商登記在冊的股東是法定股東。這個說法有問題。股權來源于出資,而不是工商登記。工商登記的功能只是公示對抗。因此,法律上真正的股東是實際投資者。當然,他只能依照《公司法》的規定行使股東權利。在上述情況下,受讓人轉讓股份時必須考慮隱名股東的意愿。隱名股東不表達意愿的,不得轉讓隱名股東的股份。
如果隱名股東是“大銀”,即他不參與股東大會的管理,也不說自己是投資者的身份,那么受讓人就不能知道有隱名股東,那么受讓人也可以忽略隱名股東的存在。當然,在實際交易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以上只是列舉一些典型案例,比較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分析。如果注冊股東故意侵犯“隱名”股東的利益,該怎么辦?
如果注冊股東故意侵犯“隱名”股東的利益,作為隱名股東,應首先向外界確立其實際的“股東”地位。這種法律風險應該從一開始就加以防范。如果沒有專門的書面協議,只能通過訴訟解決。
訴訟前應確定以下幾點:如果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可以確認實際出資人(隱名股東)擁有公司股權:
(1)有限責任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知道實際出資人的出資。例如,公司成立時,共同簽訂內部協議,實際出資;
(2)公司一貫承認行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死亡的法院不能直接判決繼承人承擔清償責任
2020-11-14勞務分包資質標準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8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
2021-02-10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01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