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3年2月,鐘先生和劉先生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但業務一直不景氣。2014年3月,他們邀請陳光標入股50萬元。為了省事,三人沒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也沒有在公司原章程上簽字,只是開具了一張蓋有公司財務專用章的收據,表明是股東收到投資資金。此后,陳某參與了公司的經營管理,并獲得了利潤。轉眼間,2015年12月,由于公司效率大幅提升,鐘某和劉某提議陳某還貸,將錢還給陳某,并要求陳某退出公司。當然,陳光標沒有這么做。當他們發生爭執時,陳水扁上訴要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第一意見認為,雖然收據上注明是投資基金,但由于三人沒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也沒有在公司章程上簽字,即沒有法定程序,因此,陳的股東資格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認。第二種觀點認為,陳光標是公司的隱名股東。原因如下:
首先,工商登記不是確定股東資格的最終或唯一依據。公司隱名出資是指一方實際出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或者其他工商登記材料記載的出資人是他人的法律現象。其中,實際投資者為隱名股東,公司章程記載的股東為明顯股東。雖然《國務院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公司發生重大事項變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司股東的增加和注冊資本的增加均屬于公司重大事項的變更。也就是說,第三人參股屬于公司股東的內部行為。股東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簽署出資證明書,辦理股東變更登記。但由于該規定在立法上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作了必要的補充。第十七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記載的公司股東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公司無相反證據證明其主張不合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有限責任公司未編制股東名冊,或者因股東名冊管理不規范,未及時將投資者、受讓人記載于股東名冊,但以其他形式確認投資者、受讓人為股東的,投資者或者受讓人可以依照前款規定向公司主張權利。”在本案中,陳某屬于“未及時將投資者或受讓人記載于股東名冊”的情形。同時,陳某的身份還有“其他形式的認定”:收據上蓋有公司財務專戶章,收據上注明該資金為投資基金且有一定數額,實際參與了公司經營管理,領取了工資并分配了利潤。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發布不實信息是否侵權
2020-11-08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民事案件
2020-12-24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