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行刑法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觀規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對該罪的認定存在差異。主要區別在于:第一,侵犯商業秘密罪是否應包括過失犯罪。第二,侵犯商業秘密罪是否應界定為目的犯。針對這兩個問題,結合法學理論和實踐,本文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立法提出了幾點建議:(1)各國立法中關于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刑法理論和主觀方面的理論在理論界存在爭議。侵犯商業秘密罪能否構成過失犯罪是爭論的焦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1]第二種觀點認為,在刑法所列的四種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中,除第一種行為只能由故意構成外,第三種觀點認為,本罪的主觀方面原則上是故意的,但取得的結果應當認定為過失犯罪,(二)我國刑法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罪包括過失犯罪:不同國家對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觀方面有兩種不同的規定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一是規定本罪只能故意構成,如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如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7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觀要件為:(1)是雇員,商業企業的職工、學徒,為競爭、謀取私利、為第三人利益,或者故意傷害企業主(二)為競爭、謀取私利、為第三人利益,或者故意傷害企業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還將受到處罰:“另一種是,第二方非法獲取、使用、泄露的行為只能由故意構成,第三方非法獲取、使用、泄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可以由故意或者過失(或者重大過失)構成,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等國根據刑法第219條第二款規定,“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前款所列行為,取得,利用或者泄露他人的商業秘密,侵犯商業秘密”對“應當知道”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第一種觀點是在把“應當知道”理解為故意的前提下提出的。根據相關司法解釋,這種理解是合理的。如《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窩藏、銷售贓物罪的認定,不應當僅以被告人供述為依據,但應根據案件的客觀事實進行分析,只要證明被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贓物是犯罪所得,并窩藏或者代銷,就可以認定為“在本司法解釋中,知道被解釋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又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其中規定,《刑法》第345條規定的“非法采伐明知是濫伐的樹木”中的“知道”,是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真相。”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司法解釋中的“應當知道”并不等于刑法第219條第2款中的“應當知道”。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知情權包括“知道”和“應當知道”,即“應當知道”屬于“知情權”的范圍。但刑法第219條第2款將“明知”與“應當知道”并列。顯然,這里的“應當知道”不包括在“明知”之中,這并不等同于司法解釋中的“應當知道”。否則,將“明知”與“應知”并列將失去其意義,是不合邏輯的,不符合立法初衷。在私底下,“應知”是指刑法中的“過失”。根據刑法規定,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其行為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后果的心理態度。“應知”的司法解釋是以相關事實為依據,可以推斷出行為人事實上已經預見了具體的犯罪事實,符合故意心理狀態。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應當知道”應當理解為過失而不是故意。因此,我國刑法中侵犯商業秘密罪包括過失,但僅限于第三人因過失而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孫小柱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邢臺市律師協會會員。執業以來奉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成功辦理多起民事、刑事案件!業務方向是河北省申訴案件,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糾紛,民商事合同糾紛!成功案例:李某某公安檢察院認定入室搶劫,結果認定普通搶劫案!劉某某,公安認定尋釁滋事,法院作無罪處理案!邢臺張某某二死一重傷交通肇事交警認定全責,復核次要責任案!石家莊市某公司貸款大額貸款訴訟時效案,在高院勝訴!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本律師愿意以誠信的人格贏得您的信賴,以專業的知識獲得您的滿意,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交流共勉。??
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遺產糾紛案件律師費如何確定
2020-12-14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