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特征是什么正確認識知識產權損害的特點,無疑是解決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問題的必要條件。綜上所述,知識產權侵權損害呈現以下特點:
<1。侵犯知識產權造成的損害包括物質損害和無形損害;有時兩者都有,有時沒有實際的物質損害,但無論什么情況,或多或少都有無形的損害。因此,如果僅以侵權人的非法獲利或者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作為賠償數額,侵權人將不會受到處罰,知識產權人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被侵權人停止侵權或獲得法律救濟的費用往往是必要的,數額巨大。由于無形知識產權易于傳播,侵權行為不易發現和查證;同時,知識產權訴訟的專業化要求也很高。沒有專業人員的幫助,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因此,權利人遭受損害后,必須花費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進行調查取證。在一些小額賠償案件中,當事人聘請律師的費用往往高于賠償金額。為了制止侵權行為,尋求法律救濟,給付增加了權利人的負擔,這也是侵權行為造成的。毫無疑問,合理的費用應由侵權人全額支付損害是漸進的和長期的。知識產權侵權造成的損害,有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侵權發生后很快就會反映出來,有的不是馬上就能感覺到的,而是逐漸顯現出來的,比如淡化損害商品名稱和商標的意義或者承認,名譽損害,這種損害是持續的,并在侵權發生后的一段時間內逐漸發生,而不是在侵權發生時解除。知識產權損害往往是長期的。比如,兩年前,消費者購買了一個假冒品牌的商品,兩年后,當他們遇到同一品牌的商品時,即使是正品,他們仍然心有余悸,于是選擇了其他品牌,這讓正品廠家失去了消費者。這也是所謂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上當受騙的經歷,消費者的思想經常被欺騙。損害的敏感性和隱蔽性。由于知識產權客體的無形性,很容易通過語言、圖表、音像傳播等方式被他人掌握、模仿和使用,而知識產權人不能作為一般動產對知識產權進行實際控制,使不法分子很容易侵權,甚至在其他地方同時發生多次侵權。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后,實際損失并不像其他產權那樣直接,往往是隱性的。這種隱性損害最終通過營業額、影響力、認定、轉讓許可費等間接反映出來損害難以計算和證明。當知識產權侵權發生時,通常是間接損失。這種間接損失實際上是無形資產投資開發商預期經濟收益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很難計算出可以預期的財產利益是多少,這種損失確實客觀存在。知識產權損害的大小往往是人為因素和客觀市場因素的統一。在靜態的市場環境下,如果僅僅是侵權人造成的,損害的計算和證明就相對簡單。如果是在動態的市場經濟中,銷量的增減往往伴隨著許多市場因素,包括市場飽和、替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同行業競爭對手的營銷、廣告的力度等。此外,還包括權利人自身的原因,如產品質量變更、產品更新換代、產品包裝變更等。因此,原告很難證明哪些損害是由被告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的不確定性。由于知識產權侵權所造成的損害,無形損害遠遠大于有形損害,與有形經濟利益相比,這種損害更難估計,影響因素更多,估計更主觀,損害往往處于不規則的動態狀態。因此,被侵害的權利人總是處于不可預知的危險之中。經營良好的企業因產品造假、信譽受損而陷入困境時有發生,知識產權侵權損害的范圍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知識產權侵權造成的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所謂直接損害,是指因侵權行為造成被侵權人現有財產的減少。例如,商標侵權削弱了商標的識別能力,使其演變為商品的總稱。這種侵權的直接損害結果是商標權的知識產權最終被消滅,其承載的價值減為零;另一個例子是,作為商業秘密的專有技術被侵權人公開披露,成為馳名技術,造成直接的知識產權損害。在操作上,我們可以將知識產權侵權前的價值與侵權后的價值進行比較,區別在于直接損害。所謂間接損害,是指因侵權而使被侵權人的利益遭受損失,如專利使用費、銷售利益減少等。知識產權往往具有經濟權利和精神權利的雙重內容,因此知識產權的侵權不僅會造成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失,還會對被侵權人造成精神損害。例如,企業的商業信譽和商品信譽不僅與經濟利益直接相關,而且與商品價格有關。因此,在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中,如果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損害了被侵權人的名譽、商品名譽、專利技術名譽或者其他名譽,將導致精神損害。被侵權人為停止侵權或獲得法律救濟而發生的費用。本部分費用包括:(1)聘請律師的費用;(2)調查取證的費用包括公證費、差旅費、住宿費、文件資料復制印刷費、鑒定費、咨詢費、審計費等,侵權產品購置費(三)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訴訟所支付的費用,如為防止侵權產品進一步擴散而申請訴訟保全的費用、為消除不利影響、恢復商譽而作出聲明的費用等;訴訟費用包括受案費用和訴訟費用。損害競爭優勢。在許多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中,侵權行為不僅給被侵權人造成特定的經濟損失,而且使被侵權人的競爭優勢喪失,影響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削弱甚至完全喪失其競爭優勢。這種情況在商標侵權和專有技術侵權案件中尤為普遍。競爭優勢的損害應屬于社會評價的減少社會評價的減少不同于精神損害,而是一種相對獨立的侵權后果。對競爭優勢的損害很難用金錢來衡量,而重建競爭優勢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重置成本往往很難衡量,甚至很難重建競爭優勢基于以上,對知識產權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因此,正確認識知識產權損害的特點,無疑是解決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問題的必要條件。知識產權損害的范圍一般包括以上幾個方面。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01遇到強拆,拆遷戶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01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