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履行出資責任的,股東不得抽回出資,因此出資合同不能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時足額繳納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出資額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開立的銀行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財產權轉讓手續。股東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向公司足額繳納出資外,還應當依法繳納出資額,對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第三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發現公司出資的非貨幣性財產的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公司章程規定的價值的,由出資的股東補足;公司成立時的其他股東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回出資;二是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的法律責任。這種減免將直接縮小公司財產的規模和范圍,降低公司的償債能力。因此,必須嚴格遵循法定的減資程序。未出資的股東只有在清償現有債務或者向債權人提供有效擔保后,才能有效退出公司。代為出資,收回債務其他股東代替未出資的股東履行出資義務,股東資格繼續存在,股權得到清償。同時,補繳出資的股東有權向股東追償,追償失敗或者股東無力清償的,代替出資的股東有權選擇繼續追繳或者直接取得股權,以代替履行出資。股權轉讓、股東變更。該方法與前一種方法的區別在于,它超越了替代履行和收回出資的中間程序,通過股權轉讓直接取得股權,未出資股東與已出資股東對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前景樂觀等上述方式的立場完全不同,未出資股東傾向于選擇補足出資、改善股權;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前景悲觀,往往會選擇不投資、退出公司。其他股東可能持相反的立場。民商法的原則一直是分清善惡,責怪錯誤。無疑,上述方式的選擇權應屬于無過錯出資的股東,無過錯出資的股東在此承擔消極的不利后果。但需要強調的是,股權轉讓是股東的固有權利,除為清償股東債務而在訴訟程序中強制執行外,不得強制轉讓股權。出資股東選擇股權轉讓方式的,在實踐中必須以未出資股東的同意為前提,責令退股、開除股東是違反《公司法》基本原則的,上述認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履行出資責任的,股東不能撤回出資,因此出資合同不能終止。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01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