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權侵權是什么罪?
侵犯版權屬于侵犯著作權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音像、計算機軟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獨占出版權的圖書,未經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覽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
著作權也稱版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我國《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的一般侵權行為有11種: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行為。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為。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行為。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行為。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版權其實就是著作權,對于他人和其他機構的版權,在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不應該也不能以營利為目的的去使用的,不過,如果不是版權侵權行為,已經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通常版權侵權都是對被侵權方進行賠償而不承擔刑事責任的,但刑法中肯定是有侵犯著作權的這一罪名的。
版權注冊流程有哪些?
網絡版權保護有哪些依據,哪些措施
版權申報流程中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按人口算還是按實際面積算
2021-01-14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3新會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18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的分配如何處理
2021-02-12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