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原告周某與被告邱某登記結婚。2001年11月26日,邱先生、周先生、陳先生三人共同出資成立聯合農機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機公司),其中周先生出資25萬元,邱先生出資35萬元,陳先生出資35萬元。2002年1月18日,周某和邱某因不和在海安縣民政局登記離婚。他們就家具、家用電器、儲蓄、住房等問題簽訂了合同。但該協議并未涉及夫妻雙方在農機公司的股權。2003年1月8日,農機公司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討論決定外人陳某將其持有的35萬元股權轉讓給邱某,包括周某在內的全體股東簽字同意。2003年1月10日,買賣雙方辦理了上述股權轉讓的工商登記手續。2005年1月6日,周某突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持有農機公司50%的股份,并要求分割原告周某,聲稱離婚登記時財產分割協議中未涉及公司股權屬于一種遺漏。同時,陳某用于出資的35萬元是向我們夫妻倆借的。2003年1月10日,陳某的股權轉讓行為僅以等額股份清償債務。根據法律規定,婚后期間的股權和債權歸公司所有,現請求法院確認我持有公司50%的股權,被告邱某辯稱,陳某將股權轉讓給我時,原告周某同意并簽署了轉讓協議,符合《公司法》有關規定的;離婚時,原告周某作為公司股東之一,明知公司股權比例,未明確提出分割請求,不存在隱匿、轉讓、變賣、損害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行為。現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周某的訴訟請求,原告周某在庭審中未提供本案外人陳某在庭審后向原告、被告借款投資的證據,法院認為,原告、被告辦理離婚登記時,他們通過平等協商來分配家庭的共同財產。2002年1月18日,原、被告約定離婚時,雙方均知道農機公司的財產狀況,但離婚協議中并未涉及這部分財產,因此應考慮雙方約定維持當時農機公司的財產狀況。2003年1月8日,陳某將其股權35萬元轉讓給被告時,包括原告在內的全體股東簽字同意,隨后辦理了工商登記手續。因此,農機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已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原告要求分割這部分股權沒有法律依據,不應予以支持。同時,原告周某提起訴訟時,超過了一年的法定期限,依法難以支持。但是,當事人意思自治是一項基本的法律原則。考慮到雙方過去都是夫妻,且不涉及和解的財產數額較大,法院建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經調解,雙方自愿達成上述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