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原告周某與被告邱某登記結婚。2001年11月26日,邱先生、周先生、陳先生三人共同出資成立聯合農機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機公司),其中周先生出資25萬元,邱先生出資35萬元,陳先生出資35萬元。2002年1月18日,周某和邱某因不和在海安縣民政局登記離婚。他們就家具、家用電器、儲蓄、住房等問題簽訂了合同。但該協議并未涉及夫妻雙方在農機公司的股權。2003年1月8日,農機公司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討論決定外人陳某將其持有的35萬元股權轉讓給邱某,包括周某在內的全體股東簽字同意。2003年1月10日,買賣雙方辦理了上述股權轉讓的工商登記手續。2005年1月6日,周某突然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持有農機公司50%的股份,并要求分割原告周某,聲稱離婚登記時財產分割協議中未涉及公司股權屬于一種遺漏。同時,陳某用于出資的35萬元是向我們夫妻倆借的。2003年1月10日,陳某的股權轉讓行為僅以等額股份清償債務。根據法律規定,婚后期間的股權和債權歸公司所有,現請求法院確認我持有公司50%的股權,被告邱某辯稱,陳某將股權轉讓給我時,原告周某同意并簽署了轉讓協議,符合《公司法》有關規定的;離婚時,原告周某作為公司股東之一,明知公司股權比例,未明確提出分割請求,不存在隱匿、轉讓、變賣、損害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行為?,F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周某的訴訟請求,原告周某在庭審中未提供本案外人陳某在庭審后向原告、被告借款投資的證據,法院認為,原告、被告辦理離婚登記時,他們通過平等協商來分配家庭的共同財產。2002年1月18日,原、被告約定離婚時,雙方均知道農機公司的財產狀況,但離婚協議中并未涉及這部分財產,因此應考慮雙方約定維持當時農機公司的財產狀況。2003年1月8日,陳某將其股權35萬元轉讓給被告時,包括原告在內的全體股東簽字同意,隨后辦理了工商登記手續。因此,農機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已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原告要求分割這部分股權沒有法律依據,不應予以支持。同時,原告周某提起訴訟時,超過了一年的法定期限,依法難以支持。但是,當事人意思自治是一項基本的法律原則。考慮到雙方過去都是夫妻,且不涉及和解的財產數額較大,法院建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經調解,雙方自愿達成上述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房屋拆遷補償金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3住房拆遷補償款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1農村宅基地拆遷可以享受什么補償
2021-01-26什么是司法強拆,申請司法強拆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1接受青苗補償費是否是土地合同解除
2021-02-07集體土地的征地補償費該怎么分配
2021-02-15耕地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05北京農村征地拆遷地上建筑補償由哪個部門管
2021-01-13鄭州陳寨征地補償標準是這樣的
2020-12-10征地補償標準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