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持股的法律效力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關于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三》)頒布前,委托持股行為一直處于灰色地帶,沒有法律法規對其作出明確規定。但《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異議的,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效力。本規定正式確認了委托持股的法律效力;同時,《公司法解釋三》還對委托持股安排中的投資權益歸屬、股東名冊變更、股權處置等容易引起爭議的事項作了規定,它從側面承認了委托持股本身的合法性,在投融資交易中,大多數公司的最終目標是上市。公司在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必須遵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首次公開發行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辦法》第十三條要求“發行人股權清晰,控股股東與被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之間不存在重大的股權糾紛”。由于委托持股會影響發行人股權的明晰度,存在股權糾紛的潛在風險,因此從中國證監會目前的監管口徑來看,不允許委托持股。有鑒于此,有人認為委托持股協議應當無效,因為它違反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將實質性阻礙公司上市,損害公司及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證券法》、《首次發行辦法》等與企業上市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并未規定委托持股行為本身無效。監管部門為確保股權清晰而采用的監管審查口徑,只要求公司清理委托持股行為,并不否認委托持股本身的合法性
其次,股權安排協議中的民事法律行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實際投資者和名義投資者委托持股的民事法律行為;二是實際投資者與名義投資者之間的股權轉讓民事法律行為(即名義投資者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給實際投資者)。因此,為了判斷協議的有效性,有必要對委托持股和股權轉讓兩種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進行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列舉了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一)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4)損害公共利益的;(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本次股權安排協議由實際投資者和名義投資者自愿簽訂,屬于正常的商業交易行為,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存在惡意串通損害第三方利益的行為。因此,《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的前四種情形,在正常的股權安排協議中并不存在。至于是否存在第五種情況,即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還有進一步討論和分析的空間。在法律實踐中,由于強制性條文解釋的不確定性,該條文成為多數股權安排爭議的焦點之一。以下主要從委托持股和股權轉讓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角度進行分析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