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有企業合并中債務的合法轉移,筆者試圖以案例的形式加以分析。1997年9月5日,a市某信用社與a市B企業簽訂貸款合同。根據合同,B企業向a信用社借款10萬元,借款期限6個月;企業C向信用合作社a擔保,并對企業B的貸款承擔連帶責任。C企業在借款合同擔保欄簽字認可。合同簽訂后,信用社a將按合同約定將上述貸款匯入企業B賬戶。1997年12月,a市企業改制工作全面展開。根據a市政府要求,B企業于1998年1月在同一系統并入D企業,根據合并協議,B企業的債權債務由D企業承擔。同時,B企業已辦理工商注銷登記。1998年3月5日,D企業未能歸還B企業欠a信用社的10萬元貸款。1998年3月7日,信用社a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d企業償還貸款,C企業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關于C企業是否繼續承擔擔保責任,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C企業作為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原因是,B企業雖被D企業兼并,債務轉移給D企業,但未經C企業同意,債務轉移。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允許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同意,保證人對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擔保責任,擔保人C企業依法不再承擔擔保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C企業應繼續承擔擔保責任。然而,關于債務轉移是否有效,目前存在兩種觀點。一是D企業兼并B企業后,B企業的債務由D企業承擔,屬于債務轉移。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一條“一方將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征得對方同意……”的精神,因為B企業未經債權信用社a同意,將債務轉讓給d企業,轉讓無效,轉讓對信用社a無約束力,企業B仍是10萬元貸款的債務人。鑒于債權人允許債務人轉讓債權并使債權轉讓成立,不適用《擔保法》第二十三條。擔保企業C對企業B的10萬借款債務仍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二是D企業與B企業合并后,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D企業依法承擔B企業的債務是合法有效的。債權的接受是合法的,排除了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即民法通則第九十一條不適用債權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同理,對于依法轉讓的主債務的附隨責任,依法轉讓主債務不需要征得附隨債務人即本案擔保人的同意。擔保人C企業應繼續承擔擔保責任
過去,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是國家扶持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國有企業要想贏得一席之地,長期發展,就必須采取措施使其走得更好,這里的企業兼并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是什么意思
2021-02-05公司發行新股應符合什么條件
2020-12-11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