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并購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內企業向國外擴張,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鐕①徸鳛椤白叱鋈ァ睉鹇缘囊环N基本形式,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許多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的首選方式,歷史上西方國家大型企業的跨越式擴張幾乎都是通過某種形式的并購來實現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勒曾經說過:“所有美國大型企業都是通過某種程度和某種方式的并購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家大型企業是以內部擴張為主成長起來的,“在他擔任通用電氣領導的20年里,他進行了993次并購活動,創建了1000多家新公司。公司市值從130億美元躍升到5600億美元?,F代工業社會形成以來,每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往往伴隨著一次較為普遍的企業兼并浪潮
目前,外資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資產價值大幅縮水,資源價格普遍下降,降低了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成本。同時,為了增強企業對跨國并購的信心,我國政府對跨國并購給予了政策支持。在內外因素的推動下,中國企業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積極買家。然而,盡管中國企業在跨國并購中動作頻繁,但在一系列的并購行動中,雖然有一些像蓮香這樣的幸運兒收購IBM,五礦集團收購澳大利亞奧茲礦業,但總體而言,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之路坎坷曲折。從中石油收購優尼科失敗,到華為并購3Com受挫,再到中鋁控股被拓破產,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看起來并不那么漂亮。即使跨境并購交易成功,并購后的協同效應也未必有效中國式的短板在跨境并購熱潮中,中國企業必須明確估計東道國可能為交易設置的政治壁壘,認識到現實的雙重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的沖突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成功與失敗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企業在跨國并購過程中遇到了中國式的弱點,包括政治偏見和歧視、文化誤解和沖突從表面上看,企業跨國并購是一種純粹的經濟和市場行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難以逃脫政治家的批判眼光,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鐕①徱话惴譃槿齻€階段:戰略選擇階段、實施階段和整合階段。政治風險主要表現在前兩個階段。當并購目標涉及被東道國視為“戰略資源”的資產時,東道國會以各種借口阻止外國企業并購國內企業,以保護國內企業。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學中的民族主義”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損沒有鑒定可否獲賠
2020-11-09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