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區分原始取得與后續取得
原始取得不是他人的現有權利,而是根據法律規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權。優先購買、生產、扣押、加工、添加物、法院判決、公共征收、沒收、罰款、房屋建設、土地復墾、植樹造林、沒收財產的合法所有權等均為原取得連續取得是以他人現有權利為基礎的。例如,買賣合同、贈與合同、互惠合同都是繼承取得的
簡言之,我們要看所有權是從他人取得還是從自己取得。它源于他人,也就是說,它是繼承的;物權的取得可以分為原始取得和連續取得。前者是指直接依法取得物權,而不是以他人的權利和意圖取得物權,如因優先購買權和取得時效取得物的所有權;后者是指基于他人的權利和意圖取得財產權,如通過出售或捐贈取得的財產的所有權。后繼取得可以分為創造和轉讓。房屋所有權人以自己的房屋為他人設定抵押權是創造,而出賣和贈與是轉讓
這兩種取得方式的根本區別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根據《物權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后續收購必須有原所有權人和受讓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同意,所有權的合法取得可以分為原始取得和后續取得(1)原始取得是指依照法律規定,財產的所有權最初取得或者獨立于原所有權人的意志取得。原始取得的方式有:勞動生產、優先購買、孳息、加成、善意取得、拾得遺失物、尋找埋藏物等。本文介紹了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優先購買是指因事實行為取得動產所有權。構成優先購買權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優先購買權的標的物必須是非標的物。遺棄物屬于無主物,但發現的文物屬于國家,不是無主物。遺失物、漂流物不是無主的;(2)標的物不受法律禁止;(3)必須按照一切意志占有標的物遺失物是指被他人遺失的動產。拾得遺失物是指拾得他人遺失物并占有的法律事實。埋藏物可分為兩種類型:(1)埋藏物所有人明示的埋藏物,其所有權在發現后仍屬于原所有人。依照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埋藏物的歸屬不明的,適用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埋藏物、隱匿物屬于國家,是指民事主體在事實上無法恢復原狀或者經濟上不合理時,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者勞動成果合并,形成新的財產形態,善意取得,是指受讓人將財產非法轉讓給第三人后善意取得該財產的,無權處分他人的占有人可以依法取得該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制度。受讓人取得財產所有權后,原所有人不能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只能要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2)繼承取得,又稱轉移取得,指通過一定的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處取得財產所有權。這種方式是承認原所有人對財產的所有權是取得的前提取得的原因有兩種:法律行為取得和法律行為以外的事實取得。具體方式為:1、民事主體雙方當事人通過買賣、贈與等合同行為達成轉讓所有權的協議,繼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法定有效遺囑的設定,取得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個人合法財產。接受遺贈的公民,集體組織或者國家作為受贈人,依照被繼承人生前合法有效的遺贈取得遺贈財產我國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因此,所有權的轉移和取得只能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原始取得和連續取得。原始取得是通過法律直接取得的物權,而不是通過他人的權利取得的物權,連續取得是通過他人的權益取得的物權,無論是何種所有權,所有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轉讓所有權是善意取得是否需要使用原商標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