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律依據是《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和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主要情形有:
1、經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者職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根據職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2、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3、勞動合同簽訂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又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4、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被迫辭職的情況下,勞動者主張經濟補償金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用人單位利用掌握了生產資料的剩余分配權,利用職權強迫勞動或者限制人身自由,扣除工資或無故拖欠工資。勞動法作為保護勞動者弱勢地位的保護法,維護勞動者的權利是其必然使命。
地方勞動法規中賦予勞動者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權利中規定的事由與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被迫辭職獲得經濟補償金的事由范圍不一致。所以出現某些情況下可以單方即時解除勞動合同,但不能獲得經濟補償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經濟補償金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相關知識。對于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而用人單位沒有支付,就要通過勞動仲裁等方式合法取得。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扭送?公民是否有權扭送
2020-12-22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管轄異議裁定多久作出
2021-03-23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