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爭議的概念是什么?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義務不同而引起的糾紛,也稱勞動爭議。其中有些是關于既定權利的爭議,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以及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產生的爭議;有些是因要求新權利而產生的糾紛,有些是因制定或改變工作條件而產生的糾紛
勞動糾紛是現實中常見的糾紛。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后,一般可以相互配合,認真履行勞動合同。但由于種種原因,雙方的糾紛也在所難免。勞動爭議的發生不僅使正常的勞動關系得不到保障,而且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利于社會穩定。因此,要正確把握勞動爭議的特點,積極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糾正已經發生的勞動爭議又稱勞動爭議或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雙方在實現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勞動爭議解決辦法
1.勞動爭議調解由勞動爭議調整委員會主持,勞動爭議調整委員會是企業內的一個非常任組織。是否接受爭議調解是雙方自愿的。一般企業沒有這一組織,但《勞動法》規定了這一組織。勞動仲裁是一項合法和必要的程序。根據法律規定,勞動爭議需要首先通過勞動仲裁。未經仲裁直接提起訴訟的,法院依法予以駁回。
3.勞動仲裁裁決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勞動仲裁程序
1、申請提交: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駁回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上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如果仲裁庭決定不受理案件,應說明理由,并在開庭前五天將開庭日期和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申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應當根據退庭情況自行承擔費用,仲裁與調解:仲裁庭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應當首先進行調解,促使雙方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自愿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裁決:仲裁庭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45日內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案件情節復雜,需要延長期限的,經批準可以延長,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天。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在期限屆滿時未提出任何訴訟,則裁決應具有法律效力
上述知識是luba.com編輯對“勞動爭議的概念是什么”問題的答案。如果讀者想咨詢法律問題,請訪問luba.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