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我從1980年開始工作,從1984年起一直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一個由鎮(zhèn)政府分配工資的集體企業(yè),現在是一個私立幼兒園)。今年,在2008年7月學期的最后一天,單位負責人突然告訴我,我以后不上班了,但是沒有合法的解雇理由,沒有下達解雇通知等手續(xù),也沒有賠償
我現在可以得到什么樣的賠償和補償?我可以要求單位每年向我支付兩倍于我服務年限的經濟補償嗎?另外,在工作期間,單位支付給我的工資不符合最低工資標準。我可以要求單位補充我的差額并賠償我嗎?全勤獎和安全獎是否不包括在最低工資中?此外,鎮(zhèn)政府沒有為我在上一個工作階段的社會保障支付任何社會保障費(當該單位未轉換為私人單位時)。我現在可以請鎮(zhèn)政府或現單位為我補交未繳的社會保障費嗎?補充問題:在我的多次要求下,單位以“因個人原因離開單位”為由,無力給我解雇證明,但我不同意這個理由。單位是否可以接受無報酬的解雇證明
律師的回答:
1.你可以要求單位為你12個月的工資支付經濟補償。2.你提到的暑期工資是不合法的。如果你已經7個月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單位應該給你雙倍的工資。9月份的延期費沒有法律依據。3.如果單位支付給您的工資不符合最低工資標準,您可以向勞動部投訴,勞動部應責令單位補發(fā)。如果該單位未能及時補償,勞工部可能會命令該單位向您額外支付50%至100%的補償。4.你可以要求單位為你投保。5、辭退證明由單位單方面出具,不代表您的用意。單位仍應進行補償
相關法律知識:
經濟補償是勞動法中的一項特色制度,是勞動法中優(yōu)先保護理念的典型體現。就其性質而言,學術界主要有三種理論:出資補償理論、違約金理論和社會保障理論。1.雇主的法律義務首先,從經濟補償的支付、接受主體的穩(wěn)定性以及雇主向勞動者的資金流動等方面來看,經濟補償的支付是單方面的,經濟補償金的支付不是基于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而是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定直接適用。在主體的應用中,它是平等的和強制性的。只要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經濟補償的支付就有可能發(fā)生。第三,經濟補償的支付是法定的附隨義務,而不是雇主的責任。一些學者將雇主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性質定位為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顯然是不恰當的。法律義務是行為人根據法律規(guī)則必須做或不做的必要行為,法律責任是行為人因違反法律義務而必須承擔的必要的不利后果。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是用人單位在行使提前終止權時增加的一種法律義務。不存在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2.預期損失補償
在與雇主建立勞動關系并接受雇主人員管理、規(guī)章制度時,工人有權在約定的期限內獲得一定數額的工資和福利。勞動關系在勞動期限屆滿前終止的,勞動者將失去工作及其所享有的預期利益,即無主觀過錯地損害勞動者的利益。經濟補償的支付可以減少工人的損失,使工人在失去原有工作和找到新工作之間有一個良好的經濟過渡。在工人再就業(yè)的合理時間內,經濟補償相當于原始工作待遇的一部分,對他們的生計起到了持續(xù)作用
一些學者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工人在雇主中的貢獻積累的補償,即,貢獻補償理論。這一理論認為:"經濟補償是勞動者在勞動關系延續(xù)過程中對用人單位貢獻積累的物質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成果的肯定。因此,經濟補償金額應與該單位的服務年限掛鉤。勞動部發(fā)布的文件中采用了這一理論,“但是,根據《經濟補償辦法》中關于經濟補償條件適用的規(guī)定,上述理解是不合理的。如果貢獻補償理論成立,那么經濟補償的應用應該是“包容性的”,即只要與雇主有勞動關系的工人在自己的工作中為雇主的積累做出了貢獻,貢獻積累的補償機會就應該是平等的,經濟補償的適用只滿足一個條件——勞動關系的存在。但是,根據現行規(guī)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與正常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無關。這是否不公平和合理?此外,建立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工資和報酬,根據供需現狀、勞動者自身素質、企業(yè)經營狀況和企業(yè)文化確定。它是雙方博弈后在獨立意志控制下“等價交換”的產物。如果在勞動關系終止時采用“包容性待遇”的繳費補償理論,將導致利益調整趨勢偏差過大,無法達到實質性公平的目的,反而會矯枉過正——用人單位負擔過重,這不利于資金的積累和用人單位的發(fā)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勞動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總的來說,“經濟補償位于雇主對工人的貢獻累積補償”的觀點是不夠的。3.非社會保障制度
經濟補償制度不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組成部分。根據《經濟補償辦法》第十二條關于“經濟補償應計入企業(yè)成本,不得占用企業(yè)按規(guī)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經濟補償的支付來自雇主的資產,不包括國家和工人個人繳納的部分。同時,根據《若干問題意見》第43條,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后向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不得因勞動者領取失業(yè)補償金而拒絕支付或者扣除經濟補償金,失業(yè)保險機構不得以勞動者領取經濟補償金為由停止或者減少發(fā)放失業(yè)補償金。可以看出,經濟補償與失業(yè)保險并駕齊驅,不同于包括社會保險在內的整個社會保障體系。4.非違約金條款
對于勞動合同中的經濟補償金和違約金的“兩個賠償金”,實際上,僅從支付經濟補償金是附隨義務的角度來看,作為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一種形式,我們可以區(qū)分經濟賠償金和違約金。違約金應該是一種雙向責任協議,但由于雙方力量的不平衡,弱勢工人手中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籌碼。目前,不太可能期望雇主增加自己的責任。關于違約賠償金的規(guī)定通常會成為限制工人的單方面責任條款,這與作為雇主法律義務的經濟賠償形成對比,兩者幾乎沒有交叉點。現行勞動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未對違約金的規(guī)定作出評論。這種立法態(tài)度不僅沒有解決問題,而且使問題更加嚴重。為了防止雇主利用其“有利”地位迫使工人承擔不適當的違約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法》對工人的違約賠償責任作出了限制性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會影響孩子嗎
2021-01-21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如何認定未履行贍養(yǎng)義務
2021-03-02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fā)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中介租房手續(xù)費是多少
2021-02-18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2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