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事實上形成了勞動關系,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它仍然受到法律的保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后應做兩件事,即工傷鑒定和傷殘等級,分別由兩個程序和兩個部門完成。其中,工傷的認定尤為重要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您應在工傷事故發生后30天內,盡快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該單元未處于活動狀態,它甚至不想聲明。根據規定,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發生職工工傷(死亡)事故后,職工個人可以申報公司《工傷認定程序》,應在24小時內口頭或電話向當地保險或企業營業執照登記地勞動保障局報告,并在15日內提交書面報告。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死亡)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交海東地區企業職工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辦理工傷認定時,應向海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障科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事業單位法人代碼證書復印件)
2,工傷事故發生書面報告
3、職工工傷認定申請書4、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
5、職工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證明(如勞動合同等)
6、診斷書原件及復印件,受傷(死亡)人員初治病歷
7相關旁證材料(如目擊者書面證明材料、現場記錄、照片、供述記錄等)
8、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居民住址證明材料、,等(通勤交通事故)
9、工傷認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合同特征
1.本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需要相互表達其意思(意思表示是表達能夠對外產生民事法律效力的意思)
2.雙方應當就意思表示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應當一致。3.合同的目的是發生、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4.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的條件下達成的協議,因此,它應該是一種法律行為
合同一旦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之間存在權利義務關系;或者改變或者消除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如果一方或雙方未能按照本合同履行其義務,他們應根據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關于您提出的“未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可將工傷死亡認定為工傷”的問題,未簽訂勞動合同而形成勞動關系的事實仍受法律保護。由于受法律保護,必須按照工傷標準予以認定,并給予賠償。不要說你不想賠償,也不要找借口。您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