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糾紛是勞動關系關系事人之間的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一方為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者主要是指與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職工。用人單位是指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等與勞動者訂立了勞動合同的單位。不具有勞動法律關系主體身份者之間所發生的爭議,不屬于勞動糾紛。如果爭議不是發生在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即使爭議內容涉及勞動問題,也不構成勞動爭議。如,勞動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力流動發生的爭議,勞動者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行政管理中發生的爭議,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行政部門在勞動行政管理中發生的爭議,勞動者或用人單位與勞動服務主體在勞動服務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等,都不屬勞動糾紛。
(2)勞動糾紛的內容涉及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是為實現勞動關系而產生的爭議。勞動關系是勞動權利義務關系,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不是為了實現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面發生的爭議,就不屬于勞動糾紛的范疇。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就業、工資、工時、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勞動福利、職業培訓、民主管理、獎勵懲罰等。
勞動糾紛發生后,當事人應當按照下列基本程序進行解決:
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糾紛的途徑。協商解決的雙方以自愿為基礎,不愿協商或者經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調解、仲裁程序。
2、調解。當事人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會受理該案件;當事人可以不經過調解而直接申請仲裁。工會與企業因履行集合同發生的糾紛,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
3、仲裁。若雙方經過調解仍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適用于各類糾紛,但因簽訂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由勞動部門會同有關方面進行協商處理,不適用于仲裁程序。除了這種爭議,對于其他爭議,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理條件,仲裁委員會即應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糾紛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法院審判。當事人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糾紛處理的最終程序,實行兩審終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8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