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因過錯侵害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或者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一)可以看出如果有過錯,承擔責任是最基本的原則。從理論上講,過錯是主觀的,可以分為故意和過錯。過錯責任有四個要素: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2.行為的違法性
3.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行為人有過錯
應當指出,民事責任中的故意和過失是不可分割的與刑事犯罪不同的是,民事法律后果沒有區別,即民事侵權行為中的故意和過失造成的民事法律后果是相同的,兩者之間沒有區別,雖然刑法意義上的故意與過失所造成的刑事法律后果有很大區別,但故意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只有法律有規定的,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且相應程度較輕
II。其他法律規定有哪些
從構成要件可以看出,無過錯責任與過錯責任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有兩個區別:前者的行為是合法的,不具有違法性特征,后者的行為具有違法性;前者不一定有過錯,而后者有過錯。應當在司法實踐中加以區分
無過錯責任應當區別于一般過錯責任特殊侵權行為有很多種,但并非所有的特殊侵權行為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例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憲法》第41條第3款、《民法通則》第121條和《國家賠償法》第2條,盡管三者在字句上并不完全相同,它們是統一的,彼此并不矛盾。在該法的條款中,雖然只有《國家賠償法》使用了“非法行使職權”一詞,而《憲法通則》和《民法》并未使用該詞,但這三部法律都使用了“違反”一詞,區分了無過錯責任和混合過錯責任。混合過失是指行為人和被害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有過錯。《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如果被害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這項規定是對第106條第2款的補充。它也是一項一般過錯責任條款,反映了過錯必須承擔責任的原則。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侵權責任必須合理確定。一般來說,鑒定是嚴格按照我國法律進行的。一般來說,它必須是由某一行為的違法性引起的,并且該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與該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如何對醫療過失進行賠償
過錯推定是一種特殊侵權行為嗎?如何計算賠償責任
在動物傷害案件中,如何按過錯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