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惡意談判一般是指一方開始或繼續談判而無意與另一方達成協議。如果一方惡意談判或惡意終止談判,該方應承擔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締約過失的主要情形如下:
首先,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進行談判。所謂“借款”是指沒有與另一方訂立合同的目的。與對方談判只是一個借口。目的是損害對方或第三方的利益,惡意與對方協商合同。例如,甲方知道乙方有意轉讓該餐廳,而甲方不想購買該餐廳。然而,為了防止乙方將餐廳出售給競爭對手C,甲方假裝與乙方進行了長期談判。當C買下另一家餐館時,a打斷了談判。后來,B以低于C的價格轉讓了餐館。B的損失是兩種價格之間的差額。在訂立合同時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如果一方知道與合同有關的重要信息,知道合同無法成立,但不告知另一方,繼續與另一方談判,無意與另一方達成協議,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它應該補償。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甲方正在與乙方協商推廣乙方生產的專用設備。甲方理解,乙方不可能從政府主管部門獲得必要的出口許可證,這是甲方向乙方付款的先決條件。但是,甲方沒有將這一事實通知乙方,并最終簽訂了一份合同,該合同因未獲得許可證而無法生效。甲方應承擔乙方了解情況后發生的一切費用。三、其他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各方根據誠信原則進行談判并不奇怪,中途停止談判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終止談判,則是不正常的。如果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賠償損失。例如,甲方向乙方保證,如果乙方試圖獲得經驗并準備投資15萬美元,將向乙方授予特許經營許可證。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乙方為簽訂本合同做了大量工作,并始終相信將獲得甲方的獨家許可。當達成協議的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甲方通知乙方必須投入更多資金。乙方有權拒絕該請求,并有權要求甲方賠償因準備訂立合同而產生的費用
締約過失責任方應賠償受害方。賠償應限于受害方的損失。這種損失包括直接利益的減少,如談判中產生的費用,還應包括受害方失去與第三方訂立合同的機會。例如,對于餐廳,應補償差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晚上擾民該向哪里投訴
2020-11-16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