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權,有幾種認定標準來判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侵權,即判斷被指控的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構成相同或相似。主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斷應以普通消費者的視覺和審美觀察能力為基礎,外觀設計專利領域的專業設計師的視覺和審美觀察能力不能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似。不同層次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得出相反的結論。例如,專業技術人員或普通藝術家與普通消費者在區分產品外觀的能力上存在很大差異。類似產品外觀上的一些細微差異,專業技術人員或普通藝術家很容易分辨出來,但普通消費者很容易忽視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目的是防止不正當競爭和剽竊和假冒行為的發生。這要求生產商在設計產品外觀時,應盡量將其產品與其他生產商的產品區分開來,以免消費者混淆、誤認和誤購。因此,基于普通消費者的視野和水平來判斷產品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似是一個合理的標準
普通消費者不是任何公民,而是外觀設計專利的類似產品或類似產品的購買群體或用戶群。因為只有購買商品或使用商品的消費者才需要比較和判斷產品與其他類似產品的相似之處,整體觀察與綜合判斷是判斷設計侵權的主要方式
整體觀察與綜合判斷相輔相成。無論受控產品的外觀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外觀相同或相似,我們不應僅從外觀設計的一部分開始,或將外觀設計的每個部分分開,但應從整體出發,從整體或其主要成分中比較和判斷它們是否相同或相似
(1)如果兩者的所有組成元素相同或相似,則應認為它們是相同的設計
(2)如果兩者的所有組成元素不同或相似,應將其視為不同的設計
(3)如果組成元件的主要部件相同或相似,而次要部件不同,則應將其視為不同的外部管道設計
(4)尺寸、材料、,產品的內部結構和性能不能作為區別和相似性的判斷標準。但是,零件之間的比例可以考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專利權人從公布發明專利申請到授予專利權,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使用其發明創造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專利權人在授予專利權之日之前知道或應該知道,則從授予專利權之日起計算。(II)訴訟時效的開始——兩年的訴訟時效從“知道”或“應該知道”開始計算。計算的開始日期成為關鍵。專利法和司法解釋明確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應當知道”開始計算法律規定的“明知”,是指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侵權行為已經發生,自己的權利已經受到侵犯;“應當知道”是指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客觀地知道侵權的條件和可能性,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因主觀疏忽而受到侵犯。訴訟時效在知道后,應當從客觀存在和知道發生之日起計算。例如,如果侵權人在兩年前宣傳或參加侵權產品的展覽,由于權利人的主觀過錯,他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犯。如果他知道兩年后,訴訟時效仍應從兩年前開始計算。(三)如果訴訟時效超過兩年,法律如何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權利人提起訴訟超過兩年的,訴訟時侵權行為繼續的,在專利權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金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日起三年計算換句話說,如果權利人在兩年期限后提起訴訟,如果專利權在有效期內,人民法院仍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賠償請求可以自起訴之日起三年計算,超過三年的部分不予支持,三年期滿后仍應當判決,為了確保專利權人的權益,在侵權的情況下懲罰侵權人,盡量收集對方的信息,了解對方是惡意捕魚和執法,要求高額賠償,還是僅僅為了保護自己的產品和壟斷市場。初審后,如果您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可以選擇積極應訴,用客觀的語言和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有效的上訴;如果打贏官司的希望渺茫,或者判決模棱兩可,你需要找一位專業律師幫助審查。不要回復或隨意回復對方。如果確認存在侵權的可能性,賣方應積極與權利人溝通,清理庫存,或者獲得專利授權以盡量減少損失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
在裝飾中使用專利設計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關于外觀專利侵權的投訴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