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爭議雙方:南京A公司蘇某某等36名合同制職工與該公司
1994年10月,南京A公司與**B公司共同成立中外合作南京C公司。同年12月,A公司以借聘形式安排蘇某某等90多名職工到C公司上班。今年3月,A公司要求到C公司工作的職工與C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蘇某某等職工提出異議,認為當初講的是借聘而不是與C公司建立勞動關系。
4月9日,蘇某某等42名職工向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A公司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其勞動合同終止期限大多為1995年12月至2003年12月不等),回原部門原崗位工作,并追加經濟損失賠償等。
[處理結果]
4月18日,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開展審理中認為,A公司在安排中方職工去合作企業工作過程中,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夠細致,在雙方產生爭議后亦未能積極、正面疏導,職工不能理解、支持企業。因此裁決:一、A公司對勞動合同未履行完畢的申訴職工應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對職工的崗位安排根據企業實際妥善處理;二、A公司對勞動合同已到期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訴職工可協商補簽或續簽勞動合同,協商不成的應終止勞動關系,同時對終止勞動關系的職工應按《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支付生活補助費,并給予每人600元經濟賠償;三、A公司負擔仲裁費人民幣800元。
對此,蘇某某等42名職工表示不服,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后在開庭時有6人撤訴)。
6月26日中院開庭審理,蘇某某等說:1994年12月被告方領導"以借聘形式"安排包括她們在內的91名職工到C公司工作,而后竟告知"借聘"職工在試工期滿后要與C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在未征得原告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與C公司形成涉及原告變更勞動關系的"承諾",有公司領導聲言借聘職工凡不愿與C公司訂合同的,回A公司都將待崗3個月,之后按辭退處理等,構成了對原告的"欺騙"和"威脅".
被告法定代表人說:去年下半年起,企業面臨困境,與港商合作創辦C公司,是為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分流并妥善安置企業人員。這應得到職工的理解和支持。A公司與C公司簽訂《借聘員工協議》,對借聘職工工資、醫療保險、工齡計算等方面的明確規定和安排,正是從職工的切身利益考慮,并依法進行了公證。他認為對不愿同C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告方,公司決定"待崗"安置,是由于公司在興辦三產、人員分流調整、機構設置變化后,企業視實際情況采取的合法、合理舉措,亦應得到原告方的理解。
在傾聽了原告方體諒企業處境所做的經過修正的調解請求后,被告方表示同意接受法庭調解。
調解最終未達成任何協議。雙方在等待最后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什么叫現房
2021-01-06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