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終止后企業的義務。簽發辭職證書
當員工離開原公司到新公司工作時,他/她需要向原公司提交辭職證書,以證明他/她已完全終止與原公司的勞動合同,兩種勞動關系不可能同時并存。因此,當原單位解除與員工的勞動關系時,應向員工出具解除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檔案轉移與社會保障、戶籍的關系
一些單位建立了集體戶籍。當員工加入公司時,他們將把戶籍轉移到單位的集體戶籍中。辭職后,自然要協助職工轉出戶籍。大多數民營企業沒有建立集體戶籍和檔案管理,員工需要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理檔案附件或送回戶籍所在地。如果公司有檔案和戶口,單位應在國家規定的15天內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障轉移手續。辭職后,公司需要協助員工將社會保險轉移到新公司
III.工資結算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
通常在員工與雇主解除勞動合同后,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單位需要結算員工的工資,離職員工的工資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減或拖延。如果公司的損失是由員工辭職造成的,則可要求員工賠償
雇主不得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
1。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自愿表示不續簽原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主管部門轉移或轉移工作單位而終止勞動合同,且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
3。由于勞動者的過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特別是技術職位和高級管理職位,該部門將要求他們在離職時簽署競業禁止協議,以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然而,應該注意的是,競業禁止要求向辭職員工支付一定金額的報酬,作為限制其求職的補償。所以,,員工離職后還應支付競業禁止補償金
鏈接到法律第條:
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雇主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職工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的移交手續
職工應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在完成工作交接時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如果工人違反競業禁止協議,他應根據協議向雇主支付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超標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27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