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法院撤銷了地方法院的判決,改判被告敗訴,令其支付原告1000日元保證金,保證不再侵權,責令被告20年內不能在原告營業區域銷售牛奶。判決理由是:原告的業務是挨戶送牛奶,失去了客戶就失去了經營基礎,因而在特定時期和特定區域內限制雇員的競爭是為了防止過度的不必要競爭,并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而且從實際情況看,被告還可以選擇其他職業謀生,其生計不受影響。原告不服,上訴高等法院。
高等法院撤銷了上訴法院的判決,認為原被告之間簽訂的競業避止合同無效,原被告可以在這一地區同樣的業務上進行“競爭性營業”,被告終審勝訴。法院判決的理由是:
(1)人生僅50年的勞動生涯,因被原告所雇,在離職后20年間不得從事同樣業務,其就業權受到了過度限制,因而違反公序良俗;(2)從原告業務性質來看,經營方式和客戶群都不具有獨特性,無商業秘密可言,以獨占客戶的要求限制他人同業經營屬無正當理由。
[評析]
競業避止是經濟活動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制度規則,目的是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不被員工所侵害。特定崗位的員工離職后在特定時期和區域內不得從業于競爭公司或進行同業競爭活動,這是員工離職后的競業避止義務。這方面的規定見諸于法律、行業慣例和勞動合同中。
與商業秘密有關的競業避止可能帶來反不正當競爭和限制競爭的雙重后果。一方面,競業避止以契約的形式限制員工在離職后到競爭對手公司工作或從事同業競爭,通過保護商業秘密來防止不正當競爭;另一方面,競業避止直接構成對員工自由擇業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競爭。所以,競業避止合同不能當然有效,必須對其進行合法性及合理性審查。
從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則出發,競業避止合同應受到以下限制:第一,用人單位必須有商業秘密存在,該商業秘密必須具有競爭價值;第二,競業避止的期限和范圍應為保護商業秘密所必需;第三,必需給予賦有競業避止義務的員工相應的經濟補償。
本案是日本發生較早的一起商業秘密訴訟,爭議的焦點是原被告之間所簽訂的競業避止合同是否有效。就本案事實而言,可以確定:第一,原告并無具有競爭價值的商業秘密;第二,原告所要求的是無限制的競業避止,嚴重侵犯了被告的就業權。據此,終審法院判決原被告之間簽訂的競業避止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經營未上市公司證券業務有什么責任
2020-12-11“對賬單”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30無權代理合同法律規定
2021-01-31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