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和公司簽定了3年的勞動合同,上月我找到一個更好職業的發展機會,想從公司辭職,不知道《勞動法》對于辭職是如何規定的?為您解答辭職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來自勞動法辭職知識欄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婚內財產是個人財產
2021-02-10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發布《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
2020-12-01建筑所有者是否承擔建筑設計侵權責任
2020-12-27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