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時間為一年零五年,根據不同情況規定:
如果訂立的合同中有取消的原因,且當事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取消的原因,則當事人應要求取消合同,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如果在本年的排除期內沒有索賠,如果合同取消的原因存在,但債權人不知道,則其取消權將失效,債權人自撤銷事由成立之日起五年內知道撤銷權的,可以隨時行使撤銷權;五年后未行使撤銷權的,無論債權人是否知道撤銷理由,債權人的撤銷權消滅。
有《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債務人自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撤銷權的法律特征。可撤銷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符合合同的有效要件,但這種不一致性體現在意思表示不真實上。例如,由于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而訂立合同。法律并不直接否定意圖表達不真實的合同的效力,因為它只涉及當事人的利益,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和社會公共利益,而是賦予當事人變更或撤銷的權利。這不僅體現了公平交易法的要求,也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可撤銷合同在被撤銷前是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銷后才是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只有在存在可撤銷理由的情況下才無效。如果撤銷權持有人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行使撤銷權或僅變更了合同的某些條款,則合同仍然有效,雙方仍受合同約束,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因素為由拒絕履行合同義務。這與無效合同不同。無效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即被認定為無效合同,經當事人更正后不能成為有效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同于具有待定效力的合同。合同的有效性尚未確定。合同是否生效尚不確定。經授權人批準后生效。可撤銷合同是有效的,只有當有撤銷權的人行使撤銷權時,合同才無效。合同是否解除,取決于解除權人是否行使解除權。因為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實,其他人很難知道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即使他人知道并且當事人自愿承擔該行為的后果,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法律也沒有必要干預。因此,法院采取不起訴、無理由的態度:當事人不主張撤銷的,法院不能主動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只能變更合同,不得撤銷合同。這是可撤銷合同和無效合同的另一個區別。由于無效合同內容的違法性,當事人不能選擇確認其效力。即使雙方當事人沒有聲稱合同無效,國家也會積極干預,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由合同當事人行使,與效力未定的合同中的批準權不同
因此,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五年與一年之間的差額,我們應該注意,如果雙方知道或應該知道,我們按照一年計算。如果債權人不知道,無論債權人是否知道撤銷的原因,債權人的撤銷權將在五年后消失
撤銷權,也稱為無效權,指債務人及他人處分其財產或權利,危及債權實現時,債權人請求法院撤銷的權利。撤銷權是實體法上的一項權利;撤銷權是附屬于債權的權利;撤銷權是一項綜合性權利,具有形成權和請求權的性質。撤銷權的權利人不是民事行為的當事人,而是與該行為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并且是債務人的債權人
以上是關于luba.com小編撤銷權一年與五年之差的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撤銷權的消滅有一定的期限。給你一個特定的警告需要一年的時間,但它會在以后被取消。因此,如果您在這方面有其他問題,您可以隨時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