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法律沒有規定或雙方沒有約定的條件,雙方應繼續履行其在勞動合同項下的義務。一旦出現法律規定的情況,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可以終止
由于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缺乏正確認識,許多人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不能終止。因此,許多工人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視為“護身符”,并盡力與雇主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視為“終身負擔”,盡最大努力規避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義務。
本法第10條規定,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然而,在現實中,許多用人單位為了逃避義務,將勞動關系置于一種不明確的狀態,當勞動爭議發生時,沒有證據可以核實。經常有書面勞動合同沒有簽訂的情況。對此,本法作出了相關規定。已建立勞動關系但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自聘用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員工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錄用員工的勞動報酬按照企業或行業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實行同工同酬。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內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無固定期限終止合同的兩種情況。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標準參見《勞動合同法》第47條: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雇主所在地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應為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內的平均工資。用人單位單方解除或者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補償標準: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按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工人支付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