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感慨“錢都去哪了”的同時,有網友發現賬單中有一行不明顯的小字:“我同意《xx服務協議》”,賬單頁面匯選擇框內,系統已經幫用戶默認選擇同意。對此,有用戶對此提出侵犯用戶隱私質疑,隨后輿論開始迅速發酵。
默認用戶同意存在風險,該賬單和查看《xx服務協議》沒有關聯,取消同意,依然可以查看年度賬單。而用戶如果沒注意到,就會被動默認,支付平臺將收集用戶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此舉涉嫌侵犯消費者選擇權。
現在,據有關消息稱,網信辦已就“年度賬單事件”約談當事企業負責人,指出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個人信息安全規范》,違背《個人信息保護倡議》,應加強對支付平臺的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支付平臺和**信用表示將全面整改。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那么,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什么呢?繳費單據信息可能被利用。繳納水電費的單據包含姓名、地址等信息,大家應妥善處理這些單據,在丟棄之前涂抹掉個人信息,以防被他人利用。身份證復印件可能被盜用。人們參加職業考試時,身份證復印件必不可少,需要留意的是,多余復印件要收好,不然可能被別人冒用辦理銀行開戶等業務。填寫調查問卷可能泄露真實信息。街頭或網絡上的調查問卷,往往需要大家填寫真實姓名、住址、職業等信息,無形中竊取了用戶信息,因此參與問卷調查時盡量模糊個人真實信息。朋友圈曬照可能暴露行程。不少網友習慣在朋友圈曬照,不自覺中曝光了個人行程、登機牌、火車票等信息,提醒大家曬照時對圖片中隱含的信息進行遮擋或打碼。
手機端的信息安全很重要
專業人士稱,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然而很多人在手機中保存了大量的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會帶來麻煩,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來防止個人信息的泄露。一是連接風險WiFi熱點。不少人在出門時習慣連接公共WiFi,卻忽視了虛假WiFi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風險。如果想要蹭WiFi一定要使用安全軟件,對身邊風險WiFi進行識別。其二是病毒APP后臺竊取信息。用戶有時會從手機論壇下載應用,不小心就會被植入木馬病毒,導致信息泄露。因此,用戶下載時要選擇正規渠道,或者使用殺毒軟件,查殺竊取隱私類等風險軟件。
手機號注冊易暴露社交關系。很多用戶在注冊各類網站賬戶時,都習慣使用手機號注冊。這也讓“有心人”通過手機號就輕松查到其社會關系、網絡賬戶等。在防范方面,用戶不僅要避免使用手機號注冊,并定期修改密碼,同時在手機被頻繁的短信和電話騷擾時,可以借助安全軟件進行攔截,免除后顧之憂。還有舊手機信息泄露。人們在淘汰手機時要使用專業的清理工具對資料進行刪除。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保護個人信息”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支付平臺年度賬單雖然可以讓用戶直觀了解自己的消費情況,但支付寶也避免不了收集用戶隱私的嫌疑。讀者如果有法律咨詢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女職工有何待遇
2021-02-18房產繼承糾紛的訴訟時效
2020-12-30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