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效合同損失賠償原則
一般來說,合同確認無效后,損失賠償責任以“賠償損失,盡量恢復原狀”為原則,即:,在英國早期的一個案件中,主審法官布萊克·本(BLACK Ben)首先闡述了這一原則,將無辜一方置于沒有受到損害或損失的情況下。他指出,應盡可能找到一筆賠償額,使遭受損害或損失的一方處于他認為自己沒有遭受損害或損失的情況。這一原則仍然廣泛適用于涉及合同性質損失賠償?shù)陌讣8鶕?jù)這一原則,如果合同一方違反合同,法院判給另一方的賠償金額一般應使其處于假定順利履行合同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另一方應恢復到簽訂合同前的狀態(tài)
那么,當合同被宣布無效或撤銷時,懲罰性賠償金是否適用?筆者認為,懲罰性賠償僅在特殊情況下適用,即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時,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弄虛作假的,應當根據(jù)消費者的要求,增加對損失的賠償,增加的賠償金額應當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成本的兩倍。“轉讓合同法的上述損失賠償原則表明,在合同法中。法院給予當事人賠償?shù)闹饕康氖琴r償當事人,而不是懲罰當事人。當然,在某些情況下,當一方準備違約時,考慮到可能的損失賠償,它會三思而后行;或者,違反合同的一方可能實際支付高額賠償。然而,這些結果并不是法院關于損失賠償判決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如果一方違反合同,沒有造成損失,法院只會作出名義賠償另一方的判決。這一事實還表明,法院的判決并非基于懲罰當事人。損失賠償?shù)哪康氖琴r償而不是懲罰的原因如下:
首先,給予懲罰性賠償違反了損失賠償?shù)幕驹瓌t。那就是賠償受害方。如果法院決定給予懲罰性賠償,它可能會給受害方一個發(fā)財?shù)臋C會。未因對方違約或過錯導致合同無效而遭受重大損失。即使沒有損失,但得到了巨額賠償。這違反了賠償損失的基本原則。它不會使受害方處于適當履行合同的情況下,但在比適當履行合同更好的情況下
其次,給予懲罰性賠償可能導致更不公平。刑法和民法對證據(jù)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刑事案件中的證明必須達到無任何合理懷疑的水平,而民事訴訟中的證明只要求超過可能性的平衡,即要求法院認為超過一半的可能性就足夠了。因此,如果允許法院在合同糾紛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由于對舉證責任的要求較低,很容易產(chǎn)生不公平的判決,使違反合同的當事人支付高額賠償
第三,懲罰性賠償?shù)氖谟鑼砗艽蟮牟淮_定性。如果合同法允許懲罰性賠償,由于在合同糾紛中缺乏高賠償?shù)闹苯右罁?jù),很難做出公正的估計。因此,賠償金額的確定必然會遇到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不利于當事人確定自己在商業(yè)活動中的責任,這將抑制商業(yè)活動的發(fā)展。范圍和方法
締約過失行為造成的損失通常是信托利益的損失。在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信托利益損失是指無過錯方認為合同有效,并在訂立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支付一定的費用和成本,因此在確認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該方遭受損失。它也被稱為負合同利益。它與預期利息的區(qū)別在于,預期利息是當事人通過履行合同取得的利息,主要包括履約利息和利潤收入,也稱為正合同利息。信托權益是當事人為信托合同的有效性和另一方履行合同而支付的成本和對價。具體而言,當合同被確認無效并被撤銷時,信賴權益的損失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應當全額賠償,間接損失由于難以確定,只能在一定條件下予以賠償直接損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合理的承包費用,包括郵電費、文字印刷費、,第二,為履行合同而準備的合理費用,包括運輸標的物或從另一方收取款項所發(fā)生的費用,以及購買和租賃房屋、廠房、設備所發(fā)生的費用,機械設備或員工第三,因上述費用而損失的利息。間接損失是指如果受害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獲得各種機會,而由于行為人的過錯導致合同無法成立時,這些機會就會喪失。簡言之,即喪失與第三方訂立另一合同的機會所造成的損失。不賠償間接損失是不公平的
但是,由于間接損失難以確定,只有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才能要求賠償間接損失:
首先,締約雙方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故意做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法律的行為,即締約故意而非過失。第二種是間接損失,即:,當締約過失發(fā)生時,本可與第三方訂立另一合同的可獲得利益具有現(xiàn)實的實現(xiàn)條件,而利益損失僅由過錯方的締約過失造成
根據(jù)許多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規(guī)定,信賴利益的補償原則上不能超過履行利益。所謂信賴利益不超過履行利益的原則,是指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被害人應當獲得的信賴利益的賠償金額,不應當超過在有效履行和實際履行條件下應當獲得的全部利益。這條規(guī)則是合理的。因為在許多情況下,信托利益的損失很難確定。如果不對信托利益的損失作出一定的限制,信托利益的補償將是無限的。然而,對它們的限制不能完全適用上述規(guī)則。在許多情況下,訂立合同的費用可能超過履行合同所獲得的利益。如果當事人發(fā)生的合理費用得不到補償,被害人的利益就無法得到充分保護。因此,即使適用上述規(guī)則,也應考慮具體情況,信賴利益的賠償應盡可能賠償受害人的所有損失
以上是對“無效合同損失賠償”相關法律知識的解釋由路霸網(wǎng)的小編帶來。你可以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明智的決定和處理。我希望小編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您可以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平臺上的專業(yè)律師,為您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假焊工證安監(jiān)局如何處罰
2021-03-22網(wǎng)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審判監(jiān)督庭有權嗎
2020-12-11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guī)定
2021-02-24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