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無效合同
合同是雙方的民事行為。因此,應當結合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容來把握無效合同的內容。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情形下的合同無效:
(1)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應注意以下幾點:《合同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對合同無效的確認應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當事人超越其經營范圍訂立合同的,人民法院不認為該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有關經營、特許經營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規定的除外。可撤銷合同的概念可撤銷合同是指由于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缺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可以撤銷或變更的合同
與無效合同相比,可撤銷合同在解除前已經生效。在被撤銷之前,其法律效力可以針對除有權撤銷的人以外的任何人。無效合同當然在法律上無效,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應當由解除權人進行,人民法院不得自行干預。無效合同在內容上明顯違法,因此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可以積極介入無效合同的確認并宣布其無效。可撤銷合同的類型根據《合同法》,可撤銷合同主要包括:(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數量等與合同后果有關的重要事項有錯誤理解,違背真實意思表示訂立合同的行為,并可能遭受巨大損失。由于簽訂合同后的商業風險而導致的錯誤理解并非重大誤解
(2)簽訂合同時明顯不公平的合同。明顯不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另一方沒有經驗,導致在簽訂合同時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和等價賠償原則的行為。這種合同的“明顯不公平”必須在簽訂合同時發生。合同訂立后,因商品價格變動造成權利義務不平等的,不屬于明顯不公平。
(3)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違背對方真實意思訂立的合同。對于這類可撤銷合同,應注意兩點:如果一方因欺詐或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則該合同無效。對于利用他人危險訂立的合同,無論是否損害國家利益,都是可撤銷的合同。并非所有合同當事人都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只有合同的受害方,即欺詐方和被脅迫方,才能享有撤銷權。撤銷權
撤銷權本質上是一種形成權,即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可以根據撤銷權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進行變更。為了保證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穩定,《合同法》特別規定,撤銷權因某種原因或者期限而消滅:
(1)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一年”期限的性質為排除期,在知道撤銷原因后,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或延長的規定不適用,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有撤銷權的一方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
法律后果。無效或可撤銷的合同在確定為無效或被撤銷后,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如果本合同的一部分無效且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則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本合同的無效、取消或終止不影響本合同中有關爭議解決的獨立條款的效力。例如,關于管轄權和法律適用的規定屬于關于爭端解決的規定。合同無效或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退貨的,給予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由此獲得的財產應返還國家或返還集體或第三方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訪問luba.com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離婚后是否還能分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5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