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行為與支付行為密切相關。支付訴訟是指一方當事人請求法院命令另一方當事人履行一定民事義務的訴訟。履行訴訟分為當前履行訴訟和未來履行訴訟。(未來給付訴訟是指給付判決生效后,義務人對債權人履行一定義務的訴訟,但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對此分類沒有相應規定。
按照傳統理論,主要不同于二者的區別在于:(1)支付行為的顯著特征是其可執行性。原告的付款請求只能通過被告的積極作為或不作為來實現。在確認訴訟中,原告的請求無需被告的特定行為即可實現;(2) 確認行為中的確認具有獨立的法律意義;在支付訴訟中,確認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僅僅是法院作出判決的前提,并不具有獨立的法律意義。二者的關系在于:(1)確認訴訟是支付訴訟的前提,法院對確認訴訟的判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支付訴訟具有一定的判決前效力。(2) 確認行為可以轉化為支付行為。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申請執行法律文書的前提是法律文書必須具有支付內容,并且執行標的和被執行人清楚。所謂支付內容,是指確定一方向另一方交付一定財產或完成一定行為的法律文件。也就是說,確認該判決(包括肯定判決和否定判決)根據現行法律不能直接執行。此外,如果原告提起支付訴訟,如果原告勝訴,其判決是具有執行力的支付判決;如果敗訴,其判決實際上是某種意義上的確認判決,因為原告請求支付的前提是其所主張的權利或法律關系存在,如果法院作出原判敗訴,即否認存在相應的權利或法律關系,是否定的確認判斷。換句話說,在否定確認行為中確認某某不存在的行為可以理解為2006年8月7日要求某某付款的行為的相反形式,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進行了一次奇怪的審判”。原告《中國**工業報》要求確認其與被告李忠中(中國**工業報總裁)和中國房地產協會之間的關系,三方簽署了一份協議(中國房地產報主管部門)今年3月有效。協議規定,該報的廣告業務由總裁李忠承包,年營業收入由李忠控制,并向中國房地產協會支付5萬元的管理費和20萬元的報紙開發費。本協議是對中國房地產協會1998年6月發布的類似回復的確認和補充。庭審結束后,雙方都不反對快速瀏覽對方的證據,原告律師偶爾會向被告低聲提問;雙方證據證明結論一致;被告多次表示不反對原告的訴訟意見,認為對方的請求是合理的;被告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請求
這起案件被媒體稱為“奇怪”,是典型的確認訴訟。觀察家認為,雙方在法庭上的立場完全相同,沒有爭議。“它們相互補充,相互確認,默契合作,非常和諧”。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這不是爭議,也沒有必要進行審判。那么從法理的角度來看,這種確認訴訟是否應該不進行審理呢?理論基礎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死亡他妻子是否可以繼承他的股份
2021-03-23我國醫療訴訟模式的法律與道德分析
2020-12-09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賠償金的分類和解釋
2021-03-04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