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改變了原《經濟合同法》對無效合同規定過于寬泛的弊端,對無效合同進行了更加具體、明確的列舉,體現了鼓勵交易、保護交易的理念。因此,自合同法實施以來,在審判實踐中確認為無效合同的案件急劇減少,這與以往以合同違反某些法律法規為由宣布無效合同的現象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由于現行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的七項無效民事行為的原因與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所列的五項無效合同仍不一致,如果不理解修改合同法無效合同范圍的初衷,,他們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合同法》和《民法通則》之間,合同可以被撤銷效力未定的合同與無效合同相混淆。此外,現行法律對無效合同的后續財產處理規定過于原則化,導致處理標準不一致。對此,筆者談了一些認識。1、 審理無效合同糾紛的總體思路在審判實踐中,除當事人僅提起確認訴訟以確認效力外,其他案件均旨在解決實質性糾紛,明確權利義務,這將形成多種訴訟形式:原告主張與合同有效性相應的權利,被告主張無效;或者原告以無效為由起訴要求歸還財產,被告在有效抗辯的基礎上繼續履行;或者雙方認為合同有效,仲裁人認為合同應無效等。在任何情況下,合同有效性爭議和后續財產爭議不超過兩部分。訴訟節奏分為兩個層次。第一階段是合同效力爭議;第二階段強調財產后果的處理。因為“無效”和“有效”所造成的法律后果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過度卷入合同效力糾紛,導致案件擱置。筆者個人認為,法官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提前對合同的效力作出判斷,及時確定焦點,控制訴訟過程和步驟。2、 筆者認為應當注意:(1)合同法縮小了合同無效的范圍,將自然無效的原因確定為對國家利益的損害;同時,擴大了可撤銷合同的范圍,將因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訂立的合同,如果其結果損害集體或他人的利益,視為可撤銷合同;此外,增加效力未定的合同,包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無效代理人訂立的合同和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納入效力待定的合同范圍,不一定被視為無效,從而給當事人更多的選擇,鼓勵和保護交易。顯然,無效合同比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更為非法。國家可以積極干預以確定殘疾。即使合同已經履行,也不影響合同的無效,不存在因期限屆滿而使合同生效的問題;然而,可撤銷合同和效力未定合同都有法律賦予相關權利人的選擇權,但這兩類合同權利人的功能是相反的。效力未定的合同是使合同生效,可撤銷的合同是消除合同效力。在應用中,要把握差異,準確定位。(2) 根據《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這里的"法"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公布的規章、命令、規章和其他行政規范。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內容符合上級法律的基本原則,可以作為判斷無效的參考,不得直接引用為法律依據。適用時,可引用上級法律的基本原則和規定。“強制性規定”是指關于效力的強制性規定,不包括指導性規范。指導性規范在社會生活中起著引導和引導作用,提醒人們在進行某項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使法律關系的參與者能夠正確確定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規范自己的行為。一般來說,不存在違反指導準則的無效問題;必須遵守強制性規范。一旦違反,合同無效,將受到處罰。(3) 如果形式違法性被確認無效,則必須嚴格區分法律法規關于形式要件的規定屬于成立要件還是生效要件。只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某一形式屬于生效要件,當事人不采納的,已成立的合同才不生效。(4) 如果合同可分為若干部分,且一部分的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獨立存在,則該部分的無效不影響其他獨立條款的效力。但是,如果某些條款反映了合同的基本內容,并與其他條款相牽連,則該條款的這一部分無效,其他條款的履行無意義,則整個合同應被視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