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3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p>
一般來說,所謂“工人自愿辭職”就是指這種情況。此時,雇主無需支付工人的經濟補償。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非法損害勞動者權益,或者強迫勞動的”,工人可以終止勞動合同,雇主應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
權利保護提示
盡管法律規定了工人辭職的權利,但這一權利的行使并不是無限的。首先,工人們應該明確指出,并非所有辭職都能得到補償。用人單位因個人原因辭職,或因未簽訂勞動合同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金而辭職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其次,員工還應履行必要的告知義務,在辭職書中列明辭職并非個人原因,并有效地為正常工作交接服務,否則,他們可能因雇主的損失而卷入訴訟
合理確定計算基數和年數
如何計算經濟補償?胡沖法官說,這涉及兩個問題:年數和基數。合理確定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和年限
首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確定計算期限
,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6個月,工人應得到半個月工資的補償。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如果工人因自身以外的原因被原雇主安排到新單位工作,則工人在原單位的工作年限應合并計算為新雇主的工作年限。如果原雇主已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則新雇主不再計算勞動合同依法解除或終止時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經濟補償金按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支付。“這是確定年齡的基本方法
其次,確定計算基數
根據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11條,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為平均工資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工人的第n份工資。工資包括小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生活補貼和住房補貼。職工的下列勞動收入不在經濟補償基數范圍內:社會保險和福利費勞動保護費;根據規定,在實踐中,各種勞動報酬和其他不計入工資總額的勞動收入,如創新獎、稿費、講座費、翻譯費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人的月工資高于雇主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該地區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超過12年。這是經濟補償基數和年限的上限
以上是小編為你回答的關于因工資原因離職的問題。我相信你已經明白了。總之,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地方部門的規定,維護自己的權益。此外,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你可以去盧巴。com進行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團隊將為您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房屋分租合法嗎
2020-12-14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