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侵犯知識產權侵犯知識產權罪專利申請版權注冊專利轉讓商業秘密商標轉讓注冊商標
取得專利權后,可以更好地為專利權人帶來經濟利益。有些人可能會嫉妒,然后做出一些侵犯他人專利的行為,這構成了專利侵權,需要向專利權人進行賠償。但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是什么?專利侵權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主要在《專利法》第六十五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規定》(2015年修訂,發石[2015]4號)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二條中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財稅函[2009]21號)第1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解釋(二)》(財稅函[2016]1號)第27條、第28條
如何在具體實踐中貫徹法律規定,只能通過司法案例進行觀察和分析。本文將對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進行探討根據現行法律,專利侵權賠償的計算方法有五種:
1。權利人的損失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財稅函[2015]4號第20條第1款的規定,權利人的損失可以通過將專利權人因產品侵權而產生的專利產品的總銷售額乘以每個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來計算。在難以確定權利人的銷售額減少總額的情況下,侵權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總額乘以每項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公式如下:
權利人損失=專利產品銷量減少(或侵權產品銷量)*專利產品合理利潤
根據中國法律解釋[2015]4號第20條,侵權產品在市場上的總銷量可視為權利人的總銷量。換言之,侵權產品的每次銷售可被視為權利人的專利產品銷量減少一倍。與美國Panduit案例中的大壩四部分試驗方法相比,上述規定明顯更有利于權利人
2。侵權人的利潤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FSH[2015]4號第20條第2款的規定,可以將市場上銷售的侵權產品總數乘以每個侵權產品合理利潤的乘積來計算。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益,一般按侵權人的經營利潤計算。對于完全從事侵權的侵權人,可根據銷售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侵權人利潤=侵權產品銷量*侵權產品合理利潤(營業利潤或銷售利潤)
其中銷售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費用-附加稅,營業利潤=銷售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許可費的合理倍數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財稅函[2015]4號第20條第2款,難以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且專利許可費可以參考,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的性質和情形,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賠償金額應當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未提及專利許可費或者專利許可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金額,侵權的性質和情況以及其他因素
4。法定賠償
專利法第65條第2款規定,如果難以確定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費,人民法院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可以決定賠償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約定賠償
本會[2016]1號文第28條規定,如果權利人和侵權人依法約定專利侵權賠償金額或賠償計算方法,并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要求根據約定確定賠償金額,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上述計算方法1至4具有所謂的法律順序,即只有在前一種計算方法難以確定時,才能適用第二種計算方法,依此類推。根據尹馨田教授的解釋:這一修正案的理由是,根據民事侵權的一般原則,權利人所遭受的實際損失應作為確定民事侵權賠償金額的依據。只有當實際損失難以確定時,才需要根據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益來確定
賠償計算方法的法律順序似乎被理解為對權利人的限制和對侵權人利益的保護。但是,只要權利人拒絕提交證據證明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就足以使權利人的損失難以確定,進而按照第二種計算方法主張權利,這實際上使得法律秩序的規定沒有操作價值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014年6月6日發布的《著作權法評論草案》第76條第1款規定,如果侵犯著作權或相關權利,在計算賠償金額時,債權人可以選擇對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交易成本的合理倍數或者100萬元以下的金額進行賠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在《征求意見稿解釋》中提出,將順序條款修改為選擇性條款的目的是加強版權保護,有效防止侵權
專利侵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給專利權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案例。因此,在確定侵權人之后,你可以要求他賠償自己的損失。但在實際計算專利侵權賠償時,應遵循哪種方法?以上提供了五種具體的計算方法,可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欲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淄博律師
專利侵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哪些情況不被視為專利侵權
專利侵權應收集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