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與公傷的區別是:
主體及相互間關系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屬性。
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
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
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
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工傷認定申請主體
⑴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當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的場合,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此系其法定義務。
⑵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在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場合,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直接依法申請工傷認定。據此,此種申請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而非職工一發生事故傷害或者一按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時就可以由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直接申請工傷認定。此種場合的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就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來說,是其民事權利而非義務。同時,法律授權工會組織也享有工傷認定申請權,以維護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
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在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領取。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在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一般設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領取鑒定申請表并填寫簽章,連同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一并提交。
律霸小編提醒您,依規定應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2020-12-24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如何設計企業拆遷補償方案才能達到整體利益最大化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