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自治的核心是當事人意思自治,意思自治是自治的主要法律形式。民事立法對意思自治的規定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可以提供選擇的機會,增加自我選擇的效果,即以共同規則的形式,預先為公民設定一種可選擇的行為模式,以規范公民的自我選擇;第二,為公民自由意志的外化,消除人為的不正當障礙,從而保證民事行為的自由發展;三是將自我提升為國家強制力保護的對象;第四,在具體的民事活動中,法律保護公民可以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和內容。同時,意思自治也體現在民法領域的各個方面。例如,在所有權領域,所有權人可以依法任意處分其財產;在合同領域,表現為合同內容、合同形式和合同對象的充分選擇;在婚姻和家庭繼承領域,它表現為婚姻從-到,離婚從-到,意志從-到等;在民事責任領域,它表現為自己的責任,即每個人都應獨立承擔因自己的行為而產生的責任。然而,意思自治主要體現在契約領域,表現為契約自治原則對意思自治的限制,任何一種自由本身都有一定的限制。沒有限制,就沒有自由。沒有限制,“自由自在”只是一種任性,或者說是一種主觀愿望,這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早在“意思自治”理論提出之初,杜林就指出,那些帶有強迫性的習慣不能排除在當事人意志的適用范圍之外。法律中提到的自我自由也必須得到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個人自由必須限制在“不得妨礙他人”的范圍內。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各種自成一體的權利都必須有明確的界限。在這一界限規定的范圍內,權力主體可以為所欲為,他人的干涉是非法的。如果他超出這個范圍,他將失去權力的性質,他的行為是非法的。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必然會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自由是權利,限制是責任。約束不僅是對自力更生的約束,也是自力更生的保障。他要求個人在行使自力更生權利時對他人和社會負責。雖然法律將權利視為自我自由,但它也確定了各種自我自由權力的范圍,使之能夠在自我自由法的一般原則下相互協調。限制意思自治的另一個原因是,任何社會主體的行為都必須服從國家權力。國家權力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個人自由,但為了達到保護個人自由的目的,國家權力有時必須適當地限制當事人的行為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