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實施法律監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活動進行監督,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監督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對公安機關偵查活動的法律監督主要是通過審批逮捕和審查起訴。二是對人民法院審判的法律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審判活動進行監督。《刑事訴訟法》第20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違反法定程序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眕> 第二是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進行抗訴監督。三是對執行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缎淌略V訟法》第二百七十六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的執行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發現有違法情況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予以糾正。”具體表現為監督交付執行、羈押、監督、釋放、保外就醫、監外執行等管理活動
目前,由于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存在誤區,檢察機關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偵查犯罪上,忽視了其他機關的監督,使相當一部分內容流于形式。由于擔心影響與其他機關的關系,他們在相互妥協中尋求某種平衡(一)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活動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公安機關立案活動監督。一是檢察機關不能對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進行積極監督。一般來說,公安機關應當成立而不成立的案件,通過被害人向檢察機關提出,由檢察機關作出決定。從這一點來看,如果公安人員徇私舞弊,與犯罪嫌疑人一起或在利益驅使下對被害人進行報復,被害人將不會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請。在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似乎沒有辦法。第二,不應備案和備案的行為不屬于備案監管范圍?!缎淌略V訟法》第87條規定,檢察機關只能對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行為進行監督。然而,在司法實踐中,該案不應立案,違法行為大量存在,其危害性不容忽視。如果這種違法行為得不到糾正,案件的合法性就會喪失。三是立案監督的強制措施沒有保障。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是條件、模式和后果。從這條規定中,我們看不出法律后果是什么。在實踐中,由于公安機關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法律規定中缺乏制裁,公安機關往往不一定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還有一些問題。與立案監督一樣,對偵查活動的監督缺乏權威性的強制措施,監督活動往往形同虛設(二)法院審判活動監督存在的問題,對法院審判活動的監督和人民檢察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審判活動的糾正意見,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這樣,審判監督就變成了事后監督和書面監督,使法院審判活動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監督,司法人員濫用司法權,不時侵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其次,監督審判活動的方式有限。除了提出抗議的有效手段外,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的能力薄弱,監督缺乏有效保障,對法官違法行為的制裁也沒有具體規定。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到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父母房子拆遷后換成兒子名字要交契稅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