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平等對抗和爭議的雙方將爭議告知中立法官,并要求法官解決爭議的活動
首先,嚴格遵守發回重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規定,在二審程序中,只有一審程序違法、事實不清的兩類案件才能發回重審。在實踐中,仍然存在個別案例。由于二審法院認為一審量刑過輕,但存在上訴,以事實不清為由發回重審,要求一審法院加重處罰,將上級意志強加于下級。所謂事實不清,只會影響定罪量刑的細節。這種做法違反了上訴不受額外懲罰的原則。盡管一些理論界對此提出了批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司法機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此外,高等法院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判決(如果有罪,它希望將判決改為無罪)。為了照顧對下級法院的影響,將其發回重審,需要自行更改判決,以便形成從上級法院到下級法院的裁決,而重審只是一種形式。而且,很少有案件以發回重審的形式化解矛盾,因為上級法院無法達成統一意見,不合理地增加了下級程序、檢、辯、審三方的訴訟負擔。上述做法背離了刑事訴訟法中司法獨立和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立法精神。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有責任對訴訟程序的正確適用進行監督。建議明確賦予檢察機關對處理程序性問題的裁決(如發回重審的裁決)的抗訴權,以更有效地監督司法機關的程序正義。法律沒有限制再審的次數,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再審程序的濫用。有些人被迫推卸改變判斷的責任,而另一些人在工作中并不謹慎。一次發現的問題不完整,并多次發回重審。根據基層法院的報告,一些案件多達三到四次。對于糾正程序性違規行為,一次返回就足夠了;對于事實證據,申報的數量不一定與補充證據的數量有關。關鍵在于調查人員的責任感和工作能力。如果限制得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辦案人員的責任感,防止推諉責任,人為延長訴訟過程,實現對被告人基本權利的保護。與《審查起訴法》關于補充偵查的規定相比,建議對同一案件的事實發回重審不超過兩次,以完善發回重審程序,與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相協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