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執行結算與非執行結算的區別是指在執行過程中,如果雙方自行達成協議,執行人應將協議內容記錄在書面記錄中,并由雙方簽字或蓋章。雙方私下達成和解和執行協議,協議的執行在未提交法院的情況下開始;或者當事人在人民法院執行中達成和解執行協議,由法院執行人備案。有兩種情況:執行和解和執行外和解。兩者的區別如下:
1。協議的概念內涵不同。本協議產生的法律效力不同。協議是否可執行是不同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本協議中擔保條款的法律效力不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暫停執行和解協議:(一)當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二)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三)當事人達成口頭和解協議,執行人將和解協議的內容記錄在書面記錄中,在執行第19條期間,各方應在書面記錄上簽字或蓋章,被執行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根據當事人達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或者一方提交人民法院但未經另一方認可的和解協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下列情形處理:
(一)和解協議履行后,裁定終止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2)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未滿或者履行條件不具備的,責令暫停執行,但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情形除外。(3) 被執行人按照和解協議履行義務的,責令暫停執行。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裁定駁回異議,法院應裁定駁回異議
根據上述兩條法律,我們可以看出行政和解與非行政和解的區別在于這四個方面。具體而言,執行和解與非執行和解的區別在于雙方當事人是否有意使和解協議直接影響執行程序。執行和解如何生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審判)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十六條第一款,在執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自愿達成和解協議,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標的、標的物、數額、期限和履行方式《民事訴訟法》第207條規定:執行期間,經雙方調解達成協議后,執行人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簽字或者蓋章。一方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由此可見,和解協議的有效執行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必須在執行期限內達成;二是當事人自愿訂立合同;第三,執行和解協議已經被法院確認并記錄在案。
以上是對本文小部分中執行和解和非執行和解區別的回答。它們之間有四個區別:協議概念的不同內涵、協議產生的不同法律效力、協議的可訴性、協議中擔保條款的不同法律效力。如果你對法律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去盧巴。com獲取相關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產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1-01-02公安局有權沒收違法所得嗎
2020-11-22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無證醉駕怎么處罰2020,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